餘人 作品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

  縱觀大明王朝的外戚,能做到可以掌管全部京軍,恐怕有且只有會昌侯這一脈了,故而這個侯爵並不弱於普通的武侯。

  孫杲雖然在國子監的成績一般,但在勳戚中已經是出類拔萃,加上擁有這一份顯赫的血脈,所以入選京城四駿之一。

  大明能戰的武勳子弟並不多見,建文帝和英宗都因過於相信武勳而丟掉了皇位,但撫寧侯朱永無疑算是例外。

  朱永原本只是繼承祖上的伯爵,但由於率軍討平第一次荊襄流民起義有功,故而進封為撫寧侯,彰顯出超越其他武勳的軍事才能。

  朱麒似乎繼承了朱永的彪悍,雖然在國子監的成績平平,但能騎能射,更是打架的一把好手,所以都認為他將來能繼承朱永的衣缽,故而入選為京城四駿。

  徐元概雖然不是公侯子弟出身,但其父徐溥享譽士林,而他從小有神童之稱,詩詞更是一度名動京師,在國子監的成績十分的優異。

  在當年,徐元概被當時國子監的祭酒和監丞看好,聲稱他有狀元之才。

  一個出身顯赫的徐家,本身的才華又顯名於京城,又得到國子監祭酒如此高的評價,自然而然入選京城四駿。

  當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種事情發生在很多人的身上,而科舉的偶然性確實很大,即便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亦是七次鄉試未中。

  造化弄人,徐元概雖然擁有京城四駿之一,但屢試不中,最終只能選擇官蔭入仕,成為從七品的中書舍人。

  孫杲有意巴結前程無量的楊廷和,當即指向剛剛已經被喝掉的空杯道:“青竹姑娘,快給楊大人滿上,亦祝楊大人步步高昇!”

  那個叫青竹的女子得知所陪的青年男子竟然是官員,媚眼多了幾分情意,便端起酒壺為楊廷和的空杯滿上酒。

  在倒酒的時候,香噴噴的身子亦是有意往楊廷和的身上蹭,毅然是想要勾引這個最有文氣的青年男子。

  “咱們不談官場之事,今晚不醉不歸!”楊廷和聽到“步步高昇”分明刺耳,亦是端起酒杯站出來告誡道。

  孫杲三人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當即便知道楊廷和在官場遇到不如意之事,今晚叫上他們大概是一心求醉了。

  在他們京城四駿中,楊廷和雖然是官宦之家,出身於四川大族,但家勢跟他們三人不可同日而語。

  只是楊廷和確實是天縱之才,年僅十九便已經二甲前列高中,從而成為文官集團重點培養的未來領袖。

  現如今,他們三人反而不及楊廷和,假以時日這一位能夠入閣拜相,而他們三人都能子承父業襲爵或混日子。

  正是如此,他們三人或多或少都有巴結之意,以期待能夠在將來得到關照。

  徐元概是最失意的那一個,卻是對楊廷和安慰道:“楊兄,我父親也是在翰林院熬了二十年才……”

  “閉嘴!”楊廷和聽到徐元概這個草包竟然要跟自己談翰林官熬資歷的傳統,當即便暴喝一聲道。

  今晚之所以如此失意,倒不全是因為萬安要將自己繼續按在正八品翰林檢討上,而是對自己的前程產生了擔憂。

  這一份擔憂正是來自於徐元概的父親,即自己父親的恩師徐溥。

  在他們文官集團的規劃中,新君登基自然是要重用帝師徐溥,但事實卻恰恰相反,新君非但沒有重用徐溥反而是倒用。

  此次翰林院出現空缺,正是朱祐樘將徐溥的翰林學士給去除了。

  若自己苦苦熬上數十年,結果新君像朱祐樘那般對付帝師,那麼自己的隱忍豈不是白熬了?自己這位天之驕子豈不可白白耽擱了大半生?

  徐元概當即一愣,卻沒有想到楊廷和如此對待他的一番好意。

  “好,好,咱們不談官場!徐兄,你休怪再提!”孫杲給徐元概使了眼色,急忙站出來打圓場道。

  朱麒亦是不希望跟楊廷和鬧翻臉,亦是急忙表態道:“介夫兄,今晚全都依你!”說著,對另一邊的紫衣姑娘道:“還愣著做甚,快給楊大人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