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

  “陛下,臣是大明的臣子,今更是深受隆恩。當年雖因會考而投門生刺于徐府,但從未有過結黨之心,亦無謀私之念。朝堂結黨亂政,奸黨勢必禍國殃民,乃法理不容也。臣願為陛下翦除奸邪,以還朝堂清明!”宋澄知道陛下是擔心自己會包庇徐溥,當即便鄭重表態道。

  這自然是一個真心話。當年之所以投門生刺,那是官場的不良風氣所致,雖然他對此舉有所微詞,但徐溥當時有賢名,便在半推半就下跟著同年一起拜了師。

  只是他所信奉的從來不是無條件尊師重道的孔孟之道,而是追求公義兩字。

  且不說跟徐溥結為師生非他所願,而今得知徐溥竟然暗地裡結黨,自然是要義不容辭地揪出徐溥的罪證。

  朱祐樘將手中的茶盞放下,便輕輕地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朕便給你令牌,杜銘和王相都會跟你情報共享!你著重調查這些官員如何暗裡地輸送利益,又是如何暗裡地私通信件,力爭找到他們結黨營私的罪證!”

  孫交的事情其實已經暴露出文官集團最大的秘密,他們通過並不起眼的考功司和文選司操縱地方官員的升遷,從而達到一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是想要從這張錯綜複雜關係網中揪出那些抱團之人,其實亦不是一件易事,畢竟不可能個個都像孫交保留信件。

  不過再難亦要進行清查,順著考功司和文選司追查下去,必定能夠將隱藏在大明王朝身上的毒瘤斬除。

  “臣領旨!”宋澄的黑臉仍是古井無波的模樣,當即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經完畢,便輕輕地抬了抬手道:“下去吧!”

  “微臣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宋澄一直感激朱祐樘的知遇之恩,顯得恭恭敬敬地行禮退下道。

  朱祐樘看著宋澄離開,臉上亦是露出一個沉思的表情。

  以宋澄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加上確實是個剛正不阿的性子,其實已經勝任大理寺卿一職,甚至比刑部尚書杜銘還要更加適合。

  只是他卻知道要做一個擅於權術的帝王,卻不宜將一個官員一口餵飽,否則後面便難以操控。

  不管是什麼樣秉性的官員,都要讓他一步步沿著宮道走到自己面前,這樣他們才會懂得其中的不易,亦是更加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官職。

  在自己提拔前,宋澄還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刑部浙江清吏司員外郎,而今已經是有小刑部之稱的順天府衙府尹。

  正是如此,現在不宜拔苗助長,亦不宜施肥過多,完全可以讓宋澄在順天府尹的位置上熬上一兩年。

  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七月,正是一年最難熬的時節。

  由於多日未雨,而今的京城像是一個大蒸籠般,京城的百姓在外面呆一會便會大汗淋漓,連同七百畝的太液池都已經水位下降、面積微微變小了。

  自從轉到養心殿處理政務後,朱祐樘跟官員的往來明顯大大增加,而接觸最多其實還是內閣的萬安和劉吉。

  今日的天氣仍舊炎熱,萬安和劉吉被朱祐樘叫到養心殿一起享用剛剛熬製的酸梅湯,這無疑算是一種無上的殊榮。

  經劉一刀不斷改良的酸梅湯不僅是防暑佳品,更是一道人間美味,在這酷暑時節喝下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酸梅湯絕對是身體和味蕾的超級享受。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萬安已經是七十二,面對酷暑更是沒有抵抗力,故而他是最喜歡這酸梅湯。

  “兩位閣老,請享用!”劉瑾親自將冰鎮的酸梅湯送上,顯得恭敬地道。

  朱祐樘不是一個十分喜歡開會的人,故而一些不需要大範圍討論的事情都選擇跟兩個閣臣商議,對外的說辭自然是不忍心讓李裕他們頂著酷暑過來。

  儘管他是一言九鼎的皇帝,但一些籠絡人心的手段還得用上,只需要一句體貼的話便能換來官員效死無疑是合算的買賣。

  朱祐樘有兩名漂亮的宮女給自己扇扇子,便開門見山地道:“黎朝之事想必你們都已有所耳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