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


                 劉大夏看到來人,當即顯得十分不屑地道:“我說是誰呢?汪公公,果真好手段啊!人都已經被先帝貶到南京,竟然這麼快便能得到新君的重用了!”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當年進了詔獄,但卻並不知曉另一段隱秘,那就是在背後從中作梗的人其實正是汪直。

  所幸那個時候西廠被撤銷,若自己當時進的是西廠,以西廠那種用具手段,自己早已經將罪行交代清楚了。

  只是汪直的敗局其實早已經註定。在他們文官集團和宮裡太監內外勾連之下,先是一起推動先帝對調到大同的汪直產生猜忌,最後再一起將汪直進行彈劾貶官免職。

  按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從小是在他們詞臣的調教下成長,早已經被他們灌輸了正確的價值觀,定然不可能再重用這種已經被他們搞臭的奸人。

  由於自己選擇跟隨恩師離開翰林院入職兵部,故而沒有能夠順理成章地成為朱祐樘的老師,但印象中的朱祐樘是一個很好掌控的太子。

  結果事情還是出了偏差,新君竟然將汪直提拔為南京守備太監,更是安排前來幫助劉忠清丈田畝,著實讓人看不懂了。

  儘管不知道事情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他跟汪直的陣營分明,所以註定兩人的關係是敵非友。

  “雜家生來便是要為帝皇家做事,自然是要努力表現自己!倒是劉大人,一直盛傳你在令尊的墓旁結廬而居在,常年是寸步不離,怎麼今日還跑了回來呢?難道不怕令尊的墓有所閃失?”汪直並不以自己的投機邀寵為恥,卻是略帶嘲諷地反問道。

  作為後世有名的弘治三君子之一,劉大夏在宣揚上其實是花了大力氣。

  像得知自己父親去世的消息,他當機立斷地選擇隔日啟程返鄉守孝。原本是一件所有官員都無法避免的事情,結果自己僅是比其他人快上一點,便成了自己宣揚孝順的一項事蹟。

  劉大夏自然不可能常年在郊外寸步不離,卻是不覺得尷尬地回應道:“墓廬那邊已是安排人員代守!今日乃中秋佳節,老夫回來跟家裡過節,又有何不妥?”bookAbc.Cc

  “汪公公,你今日怎麼不回家跟家人團聚呢?”

  “汪公公的東西都沒有了,大哥這不是往他傷口撒鹽嗎?”

  “汪公公要不找一個,我們兄弟二人勉為其難,幫你播種?哇哈哈哈……”

  ……

  劉大夏的四個兒子得知父親歸來的時候,亦是全都迎出門口這裡,而今當即紛紛對汪直進行嘲諷道。

  剛剛聞訊而來的華容知縣見狀,不由得嚥了咽吐沫。

  雖然他一直知道劉大夏四個兒子在華容縣無法無天,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膽敢如此公然嘲諷欽差,簡直是無法無天了。

  神機營千戶李偉怒氣上前,卻是被汪直抬手阻止。

  咳!

  劉大夏對自己四個兒子輕輕地咳嗽一聲,而後直接下達逐客令道:“汪公公,伱怕是過來丈量我家的田畝吧?你想要如何開始丈量,老夫並不會阻止,只是今日乃中秋佳節,還是先行請回,老夫今日要跟家裡人吃中秋團圓宴!”

  雖然為了名聲在郊外結廬守墓,但一直關注著外界的消息,自然知道朝廷派遣劉忠下來負責丈量湖廣,而汪直率領神機營前來協防。

  憑他跟汪直的惡劣關係,現在汪直是拿雞毛當令箭,無疑是想要針對自己,所以才會跑到華容縣丈量。

  不過他其實是來晚了,有鑑於設置阻礙的孫氏一族被斬了近千名男丁,而今為了全家人的考慮,卻是決定將隱田全部合法化。

  雖然這個做法損失不少,但朝廷用的劉忠和汪直確實是狠人,而今只有選擇退一步,將來再圖謀回來便是了。

  劉大夏的四個兒子在華容縣一直仗勢欺人,而今臉上滿是嘲諷之色,卻是冷眼地望向這個不速之客。

  “劉大人,你這頓中秋團圓宴能不能吃,已經不是你所能決定的了!”汪直的手裡拿著一把空白紙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