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

  會昌侯府的丹書鐵券其實存在一個漏洞。雖然英宗皇帝同意更改,但這終究僅僅只是口頭同意,並沒有更改丹書鐵券的文本,而宮廷的記載亦是可以不認賬。

  弘治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後,還是選擇認了這一筆賬。

  一則是尊重丹書鐵券的特權地位。畢竟丹書鐵券的出發點是獎勵有功之臣及後代,一旦丹書鐵券有所失信,這不利於底下的人替王朝賣命。

  二則是皇帝的誠信問題,雖然可以否認宮廷記載的存在,甚至可以偷偷毀掉宮廷記載,但這種做法不夠帝王。

  最後才是考慮到關乎孝的聲名,雖然英宗皇帝的口頭承諾可以不給予理會,但現在藉著此事確定孝的地位,那麼自己的政令亦能一直持續影響下去。

  正是如此,朱祐樘免除會昌侯孫銘滅殺錢府全家十七口的死罪,承認會昌侯府所持丹書鐵券的效力。

  “罪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會昌侯孫銘看到旨意正式降臨,嘴角不由微微上揚一個弧度接旨道。

  雖然自己被皇帝關了一個月,吃了整整一個月的苦頭,但現在事情終究如自己所料般發展。

  作為外戚本就沒有什麼前程,至於會昌侯爵位終究是世襲,雖然自己因此事徹底倒下,但會昌侯府必定能變得越來越好。

  現在自己扛下了所有的事情,不說接下來可以享受京債更大的蛋糕,而且亦能夠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

  有了錢後,自己便可以天天花天酒地,亦能將早已經看上的花魁帶回家,這種日子卻是神仙不換。

  劉瑾將聖旨交給孫銘手裡,注意到這裡竟然正在舉辦酒席,便淡淡伸手索要:“孫銘,你將丹書鐵券交出來吧!”

  “劉公公,能不歸還嗎?”孫銘一直將丹書鐵券視為寶貝,顯得有點不捨地詢問。

  劉瑾的眉頭微微蹙起,當即表明態度:“剛剛聖旨已經很清楚,丹書鐵券要收回。何況這份丹書鐵券已經失效了,為免日後爭端,自然要將丹書鐵券還回來!”

  “本侯想留著做個……好,我還!”孫銘原本還想做最後的掙扎,但看到劉瑾嚴厲的目光,最終便改變態度道。

  “告辭了!”劉瑾將丹書鐵券帶走,似乎一刻都不想在這裡多呆。

  孫銘知道自己是要退居幕後,而今這位太監對自己的觀感並不重要,亦是冷冷地道:“劉公公。慢走不送!”

  劉瑾的前腳剛走,這個事情當即在北京城傳開了。

  在會昌侯兩難的案子上,當今聖上選擇承認會昌侯府所持的丹書鐵券的效力,從而免除會昌侯徐銘一死。

  “終於結案了,只是這個結果真令人失望!”

  “人家拿出英宗皇帝的丹書鐵券,總不能不當回事吧?”

  “要我說,朝廷就不該承認丹書鐵券的效力,直接斬了便是!”

  “我不跟你吵這個,有腦子的人都曉得這是一個兩難的案子!”

  ……

  經過會試的考題後,所有舉子都不再熱衷於會昌侯案子的爭論,很多舉子很理性地結束話題,甚至他們本就提倡尊重丹書鐵券的特權。

  無論是釋放會昌侯,還是要治罪會昌侯,他們都知道這兩個選擇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現在皇帝選擇免除會昌侯杜銘的罪行,這個做法只不過是承認了會昌侯府的丹書鐵券,一切做法其實亦是合理。

  丹書鐵券終究是英宗皇帝派發,且英宗皇帝確實同意免他們祖孫三代一死,現在的皇帝不過是履行英宗皇帝的諾言。

  事情真要責怪,那亦不該責怪當今聖上,而是該責怪英宗皇帝對郯國公孫繼宗太好了。孫繼宗不僅立下那一丁點功勞,竟然給會昌侯府授出丹書鐵券。

  現在一昧指責皇帝包庇會昌侯,只能說是罔顧事實為黑而黑。

  誰都清楚,一旦當今聖上執意斬殺會昌侯,那麼又是當今聖上不敬英宗皇帝,更是失信於皇帝所授的丹書鐵券。

  正是如此,消息傳到舉人和新科貢士耳中的時候,並沒有出現進一步擴散開來,而是在這裡消化於無形。

  “滅門慘案罪不容恕,當斬無赦!”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孫銘之罪不可削爵了事!”

  “如此包庇惡徒的行徑,人神共憤,不斬會昌侯不足告慰十七條人命!”

  ……

  雖然京城的輿論風波不及預期,但躲在幕後的馬文升等人再度出手,藉助四大書院的普通生員製造京城的輿論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