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二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


                 蠟燭微微搖曳,似乎正在響應某人歡愉的心情。

  朱祐樘很快按捺住這份激情,卻是知道接下來同樣面臨重重難題。

  雖然現在已經確定呂宋金礦是事實,而且還找到五座之多,但將近半個月的行程想要修出一條行車的路絕非易事。

  如果是在順天府境內,這裡的物資是應有盡有,加上徭役人口數不勝數,修出一條馬路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偏偏地,這一條道路是在遠離大陸的呂宋島上。

  所有的物資和人口都需要跨海輸送,不僅要砍伐山林中的樹木,而且還要挖開山丘,甚至還得修建幾座橋。

  這種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投入,其實成本是十分高昂的。

  朱祐樘想到這種種花費,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

  現在找到呂宋金礦不假,但想要將金礦弄到手,想要得到源源不斷的黃金,這前期的投入同樣讓人感到一陣頭痛。

  自從登基以來,雖然自己設法搞到很多的銀兩改善財政,但由於自己想要帶領華夏登上世界之巔,像是捅了一個個大窟窿般,致使處處都要銀子進行填補。

  治理黃河、開發建州和修造致遠寶船的銀子都沒有完全解決,現在又得著手籌備銀子採礦,這無疑讓大明財政雪上加霜。

  “按航程,那幫公子哥半個月後應該可以回到京城了吧!”朱祐樘將手中的密摺放下,眼睛朝著南方望過去。

  劉瑾一直站在旁邊伺候,聞言先是一愣,而後迅速進行附和:“陳侍郎的奏疏已經送達京城,按說國子監那幫學子應該半個月左右便能回到京城。”

  朱祐樘想到自己終究還是做了一些佈局,心裡這才安定下來。

  他之所以大費周章安排國子監優秀的學子和一幫勳戚子弟前往,除了打開他們的眼界外,更重要的是由他們來親眼見證金礦山。

  雖然呂宋金礦已經擺在眼前,但他仍舊不打算向百姓加稅,將百姓手裡的銅板榨得一乾二淨,這並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強盛。

  只是現在各種稅賦幾乎到了極限,甚至今年年初已經開徵富人稅,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引入民間資本。

  朱祐樘知道往朝並沒有國債的先例,畢竟這是一個封建時代,又有誰為了一點利息而罔顧本金的安危呢?

  現在想要富戶將錢借給朝廷很難,但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亦是華夏走上一致對外道路的重要形式之一。

  朱祐樘現在最大的指望是那幫公子哥們的輿論助攻,至於這個事情能不能成,那就要看到時京城的權貴階層是什麼反應,這幫人願不願意跟自己這個皇帝一起玩了。

  雖然收益不能跟放高利貸相比,但對一個民族而言,金融的健全更能推進民族的團結。

  朱祐樘知道一些事情亦得聽天由命,當即在燈下草擬道:“工部左侍郎陳政出使呂宋探明金礦有功,任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授助呂宋礦事!”

  既然現在已經敲定開採金礦,那麼就需要相應的物資支持呂宋,而從廣東輸送物資無疑是最為快捷和成本最低。

  雖然陳政已經貴為工部左侍郎,但在自己所重塑的政治生態模式中,侍郎到尚書需要在地方總督上過渡。

  他現在安排陳政出任兩廣總督,既是為了陳政將來出任六部尚書掃清障礙,亦是為呂宋的採礦事業保駕護航。

  燭火發出細不可聞的聲響,而一截燭臺燒盡又換新的。

  牛濛濛原本一直站在燈下看護燭火,只是眼皮慢慢便睜不開般,跟一個名叫瓶兒的宮女換班離開了。

  朱祐樘對身邊的變化並沒有過於關心,宵夜喝了一碗清甜的雞子湯,卻是一直在翻閱著各地的情報。

  今晚的情報中以中性居多,並沒有過於值得重視的事情。

  朱祐樘感到欣慰的是北邊的蒙古,由於自己暗自的操作,現在滿都海所率領的蒙古可以說是自顧不暇了。

  滿都海雖然有著黃金家族的大義,但自身的生產力過於薄弱,亦不好明目張膽洗劫大明邊境,卻是最害怕一場持久戰。

  偏偏地,雖然大明按照原來歷史的軌跡向滿都海出售物資,但暗地裡同樣給其他蒙古勢力提供幫助,甚至向他們出售弓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