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相為橋,百官挾君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幫官員既然膽敢提出這種要求,而且提的官員不在少數,致使他現在像是被架上火上烤。

  “劉閣老,你對此怎麼看?”朱祐樘自然知道劉吉今年家門都已經被踩爛,突然心裡微微一動地詢問。

  劉吉頓時大驚失色,當即跪在陛下道:“臣自然不會同意,此次只是傳達他們的訴求,臣對陛下忠心日月可鑑啊!”

  那些官員是異想天開,但他卻是人間清醒,這一個荒唐的要求怎麼可能得到皇帝的採納,而他更清楚自己的地位是拜誰所賜。

  郭鏞看到驚慌下跪的劉吉,卻是知道劉吉是一個精明人。

  在現在的大明朝,皇帝確實不能將百官通通換掉,但想要弄死一個特定的官員,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若是劉吉一旦出現異心,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內閣首輔,亦是分分鐘會被皇帝換掉。

  “起來吧!那幫人憋了這麼長時間,不止這一個訴求吧?”朱祐樘知道劉吉雖然沒有萬安那般忠心,但亦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合格首輔,便不再為難地表態道。

  劉吉猶豫了一下,便從袖中取出一個本子道:“他們對《問刑條例》有不同的見解,所以希望此次能夠再增加幾條,還請陛下過目!”

  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之時,對子孫亦發出聲明:“勿自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只是任何律法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別一些人愛鑽牛角尖。

  如學生不得留長髮。只是這長髮究竟是多長,由於沒有標明固定的尺度,所以有的學校教務處主任的尺度是2釐米,有的學校教務處主任的尺度是10米。

  加上有些事件缺少律法的指導,像去年有人蓄意散播天花,這種事情亦要祭出重典來威懾這種行為。

  雖然《問刑條例》在後世臭名遠揚,但其出發點是沒有問題的,甚至符合當時的實際需要,而出問題往往都是人的貪婪。

  在原來的歷史中,正是文官集團主導的《問刑條例》,從而造成這個新的大明律成為維護他們利益的工具。

  朱祐樘在執政後,亦是慢慢意識到《大明律》存在不少文字漏洞,且有些領域並沒有涉及,所以做出修訂《問刑條例》的決定。

  只是現在,歷史彷彿再度重演,那些文官又想要將手伸過去。

  郭鏞上前,將那個本子轉呈給朱祐樘。

  朱祐樘翻開本子查看他們的訴求,映入眼簾的第一條便是:“文職犯贓,眾證明白,令住俸,可繳納規定數量炭、磚、米等財物贖罪”。

  這一條的意思很是明朗,文官今後貪汙,若是證據充分,便停止官員的俸祿,只是犯事的官員可以選擇用規定的錢糧贖罪。

  雖然沒有明著要求取消八百貫砍頭的大明律規定,但《問刑條例》一旦採用,那麼今後的貪汙罪都可以通過罰款免罪,而那一條大明律法自然是名存實亡了。

  朱祐樘看著第一條,發現這幫人還以為自己懦弱可欺,這種條例都好意思拋出來。

  這個條例不僅會助長官員的貪汙行為,而且會破壞律法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甚至不能再懲治有錢的官員。

  一旦自己真的這般放縱官員貪汙,這個王朝遲早會被這幫精明的官員掏空,別提什麼振興華夏,華夏必定重蹈覆轍。

  劉吉嚥了嚥唾沫,顯得小心翼翼地補充道:“他們說陛下若採納這幾個條例,既顯陛下的聖明,又能為大明財政增收解今燃眉之急!”

  在時下的大明王朝最迫切的問題正是財政問題。不管是呂宋開採金礦前期的三百萬兩,還是隨時開展的征討海西女真部落之戰,都需要財政支持。

  若通過罰款來懲治貪官汙吏,雖然會讓很多文官逃脫律法的制裁,但無疑能夠解決一部分財政問題。

  那幫文官正是看到現在大明朝廷缺錢,所以才趁機提出這個條例,卻是希望皇帝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而採納他們的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