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


                 或許是朱祐樘時常召見大臣商議政務的緣故,反倒眾大臣沒有那麼多的拘束,說話亦是能夠放開一些。

  兵部尚書劉宣走後,尹直等重臣陸續過來面聖,而今朝廷的辦事效率亦是大大提升。

  “真要將朝廷世子送回去?”

  “宮裡確定傳出這個消息,應該是假不了了!”

  “朝鮮王狼子野心,焉能讓朝鮮世子回去,此舉失於謀算!”

  ……

  朝鮮請將朝鮮世子送回國的事情已經傳了很久,現在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最先得知消息的兵部官員當即議論紛紛。

  由於朱祐樘任用官員偏於年輕化,特別削弱了資歷的影響力,導致現在每個衙門都出現新老兩個陣營。

  徐鴻在兵部已經嶄露頭角,卻是直接表態地道:“陛下如此安排自然是有深意,何況朝鮮又能如何?”

  且不說以前大明便可以吊打朝鮮,現在經過強軍計劃,還在東北府駐紮軍隊,更不需要將朝鮮放在眼裡。

  早前之所以要求以朝鮮王親自前來朝拜並以朝鮮世子為質,主要還是濟州牧率領朝鮮軍隊攻擊,卻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防朝鮮進犯。

  現在歸不歸還朝鮮世子,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大明不需要通過朝鮮世子要挾朝鮮,反倒大明只需要一個合適的藉口,便可以佔據整個朝鮮半島。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老夫吃過的鹽比你們走過的路多,若有朝鮮世子在手便可高枕無憂,釋放朝鮮世子絕非良策!”兵部一個年老的郎中捋著白鬍須,顯得倚老賣老地道。

  徐鴻輕輕地搖頭,卻是不打算跟對方進行沒有意義的爭執。

  這些兵部老人幾乎都是一個德行,大道理能夠一杯茶說上一整天,但讓他們去做事卻連一件都做不來,亦或者事事都會瞻前顧後而不去做。

  雖然皇帝將朝鮮世子輕易放回去確實不是一個好做法,只是真正想要做事的人往往都要謀之長遠,而不能只顧眼前的得失。

  此次皇帝決定將朝鮮世子放回國,且不說這是想要做事人的一種操作,何況朝鮮世子在不在手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隱隱間,他總覺得皇帝正在策劃著大事情,而朝鮮接下來必將有大事發生,甚至朝鮮的政權會發生顛覆。

  在真正做事這方面,他終究相信當今聖上從來不含糊,否則大明王朝亦不會有如此良好的局面,而兵部亦還是一幫光說不練的老油條在主事。

  夕陽西下,整座西苑宛如一幅畫卷般。

  朱祐樘忙碌了一天,看到所有的政務都已經處理完畢,便伸了伸懶腰,顯得十分滿意地望向那堆奏疏。

  雖然現在的日子比較忙碌,特別東北府的瑣碎事情很多,但他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更是明白東北糧倉的重要性。

  現在東北府處於草創階段,所有事情幾乎都需要從頭開始,故而確實會辛苦一些,但收穫卻是無窮的。

  一旦東北府成為大明北方的糧倉,那麼大明便不需要再動用人力將漕糧從南方運過來,亦不需要犧牲鹽利用開中法誘使鹽商運輸糧食,此舉不僅大大改善大明的財政狀況,而且徹底解決北方缺糧的問題。

  大明王朝能夠真正富庶,從來都不是多少文人墨客和一擲千金的商賈,而是百姓能夠實現真正的糧食自由。

  “陛下,東方高士跟邵道士已經在宮外求見!”劉瑾跟隨朱祐樘一起走出養心殿,顯得恭敬地彙報道。

  朱祐樘並不是一個喜歡胡鬧的皇帝,甚至還表現出幾分古板。

  在白天一般都是處理光明正大的政務,晚上便是查看來自全國各地的情報,至於深夜自然是造人,而釣魚放鬆這段時間則是處理其他的瑣事。

  雖然東方道被封為神霄保國宣教高士,名義上已經是大明的臣子,但卻從來都沒有能夠出現在養心殿中。

  聽潮閣,釣魚亭。

  每當夕陽的餘暉落在這裡,跟平靜的湖面相互呼應,又有著玉橋和島嶼點綴其中,宛如是釣魚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