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


                 京城,世界集大運之地。

  在各地動盪不安的時候,這裡既沒有受到天花疫情的肆虐,亦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而是呈現著日新月異的新興氣象。

  北京城不僅沒有受到歲月侵蝕,而是煥然一新。內城青石鋪就的路面光滑如鏡,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花香四溢。

  因為沒有擴建外城,所以內需的土地是寸土寸金,而且這些年的價格一直在持續走高。

  原本內城房屋破舊的人家都紛紛變了樣,他們或賺錢翻新了自家宅子,或高價賣出搬出城郊居住。

  現在內城處處都是各種特色的古建築風格宅子,這裡處處充斥著東方元素,各國使團來到這裡哪怕光是瞎悠都能讓他們目不暇接。

  由於居民的收入維持走高,不僅推動了京城的消費市場,而且讓這裡的商業氣氛越來越濃厚,甚至不輸江南的一線城市。

  特別是那些商鋪裝璜是越來越捨得花錢,今天最豪華的酒樓在城東,明天最豪華酒樓的頭銜可能就落到了城北。

  其實變化最大的是外城,在朝廷明確修建京津鐵路後,大家都知道“北京不向南”,很多產業紛紛向東靠攏。

  據工部衙門知情人士透露,在京津鐵道的規劃中,將來的北京火車站會落在東郊,所以東郊的土地價格水漲船高。

  當年錢員外在城郊囤地,原本賭的是朝廷修建外城,從而滿足人口的居住需要。

  雖然現在朝廷早已經明顯放棄了修建外城,但現在大家對大明軍隊的信心越來越足,亦有大量的百姓在城郊居住,導致地價同樣是飛漲,而錢員外的投資已經帶回了十倍的回報。

  當然,這得益於朱祐樘所提出的城市新規劃,將東郊劃出棋盤般的一大片區域,在其中修建一條條寬裕的水泥路。

  若說內城是古風建設的基調,那麼東郊新區則是呈現著現代化元素,一棟棟兩層磚樓拔地而起,已經成為很多百姓的首選風格。

  跟有錢人所追求的雅緻不同,普通人家只要有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就行,所以更能利用土地的樓房成為了普通人的經濟之選。

  雖然不斷冒起來的樓房,亦是默默地拉動著大明經濟發展,但不可避免地消耗著生鐵。

  生鐵,已經成為整個王朝最急切需要的物資。

  好在大明王朝擁有諸多鐵礦,而海外的藩屬亦是不停進貢生鐵,甚至占城國舉一國之力為大明開採鐵礦。

  當然,這些生鐵只能說僅僅夠用,而大明王朝想要一直這般建築下去,那麼還需要從其他地方弄來大量的生鐵。

  目前京城最浩大的工程自然是京津鐵路,這條兩百多公里的鐵路從北京城延伸到天津港,將是大明王朝崛起的標誌性工程。

  大明的財政預計超過一千萬銀元,雖然大部分成本是採購鐵礦石,但一部分是工人的薪水和伙食,這些錢亦是慢慢流向各行各業中。

  以畜牧業為例,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員參與京津鐵路建設,所以每日都需要大量的肉食,而這同樣帶動了畜牧主的收入。

  好在大明已經在居庸關建立了國字號養殖基地,加上又從北元、朵顏三衛和海西女真四部那裡建立了羊肉貿易。

  雖然現在大明仍是以入仕為第一要務,但隨著百業興盛,越來越多的人家都願意讓他們投入這種生產建設中。

  特別是現在最為吃香的建築師,不僅擁有國子監監生的功名,而且還能夠掛職在工部下面,將來甚至可以成為工部的官員。

  在工部官員最新的規劃中,工部左侍郎將來要求是工程學院出身為主,這給原本火熱的學院再添了一把火。

  至於成功進入內閣的前任工部尚書賈俊,更是讓大家意識到皇帝對工部的重要,對工程人才的特別關照。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大明王朝如此火熱的工程建設,既有朝廷在背後默默推動,亦有如今全國百姓的那股熱情,甚至已經形成一股建設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