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五百二十四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自從大明將日本的九州島和四國島納入大明版圖,又將島籠島等東南島嶼劃為軍管,還將緬甸的南部劃入印度洋總督府,這些新地一直被他所惦記。

  偏偏地,歷來英明的皇帝對這些新土的水利投入十分的吝嗇,甚至不允許九州島和四國島發展農業。

  亦是如此,他始終認為是明緬公路和京津鐵路這兩項大公路耽擱了水利建設,所以心裡亦是反對京津鐵路。

  工部尚書陳坤一眼便看穿劉忠的心思,顯得將問題看得更深地道:“敢問現在的大明百姓的飯不夠吃了嗎?哪裡的災情是朝廷坐視不管的呢?現在大明壓根不差糧食!你只看到朝廷花了一千萬銀元在京津鐵路上,但你可知這個工程讓多少百姓拿到了工錢,又有多少百姓能夠藉此養家呢?”

  這……

  兵部尚書劉宣等官員深知這兩個人不對勁,卻是沒有想到在這裡擦出了火花,不過此次確實是陳坤看問題更加透徹。

  “好了!今日是大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亦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戶部尚書何琮站出來調和,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道:“京津鐵路是咱們在最高會議通過的議案,而且事情證明咱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這條鐵路真遇到什麼財政問題,咱們便一起坐下來商討解決方案,我相信諸位臣工都是大明的棟樑之材!”

  在聽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所有人都默默地點了點頭。

  若說這些年讓他們最引以為傲的現象並不是大明對外戰爭的屢戰屢勝,而是如今的明君在朝,而朝中的高官都不是碌碌無為之徒。

  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內閣首輔尹直是道德君子,協助皇帝處理軍務的軍機閣首輔王越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帥才,而各部的尚書都是能臣。

  雖然他們現在的財政支出確確實實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憑藉他們這幫重臣的智慧,未必不能解決政務的窟窿。

  要知道,現在的明緬公路和京津鐵路確實差不多要掏空大明的財政,但大明的糧稅、鹽稅、奢靡稅、商稅和關稅都是在節節攀升。

  特別大明對外戰爭並不僅僅是宣揚國威,南洋的呂宋一直源源不斷地輸送黃金,而今日本亦是送來了大量的銀飾和海產品。

  正是如此,他們可能會遇上財政問題,但他們亦有信心解決財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