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開荒,打造最強部落 作品

第83章 五年光陰

  土葬可不會佔領他們多少的耕地,現在華夏的耕地已經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量了,甚至因為人口太少,沒辦法管理那麼多的耕地,有些已經開墾出來的土地,直接就種牧草了。

  農部的人培育出來了一種高粱,高是真的高,而且抗旱抗風,只不過呢,產量非常的低,結的籽非常的少,在把報告送達白風的辦公桌後,白風直接讓他們把這個品種作為牧草來培育。

  牧草不需要結種,只要在長的最高,還是青草的時候就收割,然後作為青儲飼料,用來餵養他們養的牛,以及羊。

  羊在白風部已經普遍馴養了,只不過呢,不敢散養因為羊現在還野性太強,所以必須得用高高的圍牆給圍起來,這樣的話才能把羊給關上。

  羊在華夏,主要不是我作為肉食來源,而是用來取毛的,羊毛在經過工部的不斷嘗試之後,便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紡織原料,只不過技術還是不到位,現在羊毛主要還是作為填充料用,而不是直接紡線織布。

  羊肉的接受程度並不是太高,還是因為羶味太重了,大家還是更喜歡牛肉,雞肉,豬肉這些,雞肉是現在華夏最普遍的一種肉食,只不過普通人一年也吃不到幾回。

  現在整個華夏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吃肉的頻率卻在不斷的下降,因為他們把打獵已經逐漸的邊緣化了。

  整個華夏,目前一半的土地已經私有化了,剩下的一半,則是由奴隸以及所有的國民共同耕種,稅收工作已經進行的非常順利了。

  獵戶漁民,因為初期的私有化政策不合理,對他們的收入影響很大,所以白風便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獵戶漁民由國家對接,他們除了必須上繳的一部分收穫之外,其餘的均由自己所有,而這私有的部分中的一半,又由國家整體採購,最後的剩餘部分,才由他們自行處理。

  整個的河流湖泊,山林草地,所有權是國家的,但由全體的獵戶漁民承包,這樣的政策之下,不光是他們的生活水平沒有下降,反而穩步上升,積極性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