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 作品

甲卷 蓼花繁 第九十一節 教誨

熊壯尷尬地撓了撓頭,“沒到二百五,就二百四,……”

陳淮生差點兒笑出聲來,這傢伙還是實誠,一句話就詐出真話來了。

“熊大哥,熟悉世情的確有必要,但是你要明白你自己的目的,你是為了入世而做這些準備,但你入世的目的是什麼?”陳淮生悠然問道:“是為了得道飛昇,怎麼才能做到?感悟世間種種,最終在天劫到來時能實現頓悟飛昇,如果一味沉迷於歡樂享受,那恐怕就會適得其反,道消人亡啊。”

陳淮生這番話很有些告誡的意思了,熊壯悚然點頭應是。

他明白陳淮生這是為自己好,自己修煉三百年出山入世,不是就為這這個目的而來麼?

自己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應劫,只有應劫成功,自己才能真正擺脫毛類肉身,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類修真。

而如何應劫,就需要模仿人類修真,向他們學習,他們應劫成功率要比五蟲其他幾類高得多。

這也是他為什麼既要熟悉世情,同時還要學習人類從生活習慣到言談舉止,再到更高層面的精神修養,而後者據說才是頓悟應劫的關鍵。

“好了,我無意過多幹涉你的生活,但熊大哥你應該要制定一個學習的計劃,世情固然要體悟,但學習更不能缺,《千字經》你早就背熟了,日常用詞造句你也會用個大概,現在就是如何在特定氛圍下的體味這些語境的含義,進而昇華感悟,也許這就是應劫的真諦,……”

熊壯聽得很認真,但實際上滔滔不絕的陳淮生對應劫一說一樣是一個門外漢。

他一個煉氣未成的小角色,憑什麼能搞明白築基巔峰才需要考慮的問題?

這些似是而非的描述都是他從門中道經閣裡一些前輩修士著述中慢慢描摹出來的,至於真實性有多大,不得而知,但起碼比熊壯自己胡碰亂撞強。

“熊大哥,這一次回山之後,恐怕我相當長一段時間就不會再出來了,我需要靜心養氣修行,你也要好生照顧自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