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 作品

丙卷 第七十四節 萬眾矚目,情何以堪

陳淮生宛如奇蹟般的崛起,一直是雲鶴與駱休月兩口子之間探討得最多的話題。

他們倆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陳淮生從入門到入道,再到進入傳功院煉氣成功,一步一步飛昇上來的。

如果說入門悟道,甚至煉氣成功,還可以說是陳淮生這個大齡青年之前多年的厚積薄發,但從一朝閉關一年半連破兩重,那就是驚為天人了。

緊接著就是上元道會的臨戰破境,更是傳為佳話。

如果不是緊接著宗門遭遇危機不得不北遷河北,讓很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宗門生存上來了,只怕陳淮生這份表現就要讓整個宗門弟子引以為傲了。

可是現在如果自己眼睛沒瞎,那陳淮生就是晉入煉氣高段了。

雲鶴是太清楚從煉氣六重到練氣七重的這一步的艱難,這幾乎就是一個天塹,將普通弟子和優秀弟子劃分開來了。

自己在煉氣五重上已經徘徊七八年,始終無法突破,難以晉階煉氣六重。

而且他甚至也可以肯定,就算是自己晉階煉氣六重,只怕這一輩子就只能停留在煉氣六重了,要突破練氣七重,幾無可能。

這是絕大部分修真弟子的結局。

七成弟子煉氣初中段,二成半弟子煉氣高段,而只有半成左右的弟子能築基成功,就是修真宗門的一個最客觀的寫照。

而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大宗門弟子構成。

像北遷的重華派,大規模地招收新弟子,則不能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

雲鶴與駱休月夫婦都對自己有著很清楚的定位,如果這輩子能衝擊一下練氣七重,就算是最大的努力了,成功了固然欣喜,不成,也沒什麼遺憾,但他們更對自己的女兒寄予厚望。

而成為掌門親傳弟子的陳淮生就成了他們倆一個關注和牽掛的對象。

在宗門裡邊已經生活了幾十年間的夫婦都清楚,自身的資質稟賦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是貴人扶持和資源傾斜一樣不可或缺。

重華派不是大宗門,資源也相對有限,而眼看著陳淮生的步步攀高,未來更是不可限量,他們夫婦自然也希望能借一借光。

今日所見,更是讓雲鶴內心堅定了這一信念。

“雲師兄,今日輪到你值日?”陳淮生知道宗門改革了知客院輪值制度,所有傳功院弟子都需要輪值,而不再是原來的知客院弟子統一值守。

“是啊,你才回來?”雲鶴目光一直在陳淮生身上打量,最終還是沒能忍住:“你晉階煉氣高段了?”

“嗯,上月在外遊歷之時,僥倖成功。”陳淮生也不隱瞞。

“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晉階六重還不到一年吧?”明知道自己問的話是廢話,但云鶴還是忍不住,這實在太離譜了,情何以堪啊。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