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裡的大明 作品

第532章 罷官

  梁世賢內心狂喜,表面淡定地回覆道:“是有點難,但下官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為朝廷分優,那些人都送過來吧。”——

  京城,御書房。

  崇禎皇帝朱由檢,正一臉疲憊地翻看著奏章。

  山西那邊的情況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王嘉胤雖死,但餘部依舊有三十幾萬人,本部主力在王嘉胤的左丞相紫金梁的率領下,繼續轉戰各方。

  非本部的其餘各股流寇,則繼續星散入各地,例如不沾泥部又一次從河曲縣附近渡過黃河,回到了陝西。

  散開的流寇,比聚在一起的流寇更煩。

  鬧得各地叫苦不迭。

  彈劾楊鶴的奏章,堆滿了朱由檢的書桌。

  “諸賊窮餓之極,無處生活,兵至則稽首歸降,兵去則搶掠如故。此必然之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道路皆怨撫。”

  “楊鶴主張招安,誤國不淺。”

  看著這一大堆奏章,朱由檢的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臺跳樓機。

  主撫是為什麼?朱由檢再清楚不過了!當時三鎮總兵入京勤王,楊鶴手裡無兵,除了招撫又能怎麼辦?所以朱由檢才會一力支持楊鶴主撫。

  但現在建奴攻勢暫緩,勤王軍已經回去了陝西。

  那就肯定不能再繼續撫了!可以轉為剿了。

  但這麼大的政策轉換,必須得找個人來背鍋。

  這背鍋俠,肯定不能是朕,那就只能是楊鶴了。

  朱由檢提筆寫道:“楊鶴總制全陝,何等事權。乃聽流寇披猖,不行撲滅,塗炭生靈,大負委任。著革了職,錦衣衛差的當官旗,扭解來京究問。員缺推堪任的來用。練國事姑著降三級,戴罪剿賊自贖,如仍玩縱,定行重治不宥。”(本段摘自《國榷》卷九一。)

  他這麼一寫,也就意味著楊鶴完了。

  主撫政策正式結束,主剿政策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大明朝廷對待流寇的態度,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