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逆子還不趕緊登基 作品

第73章 常態?道衍和尚!朱棡的警惕

  朱棣埋怨道:“三哥,這些傢伙私底下聚會,要是被爹知道了,怕是會出大事啊。”

  “事情沒這麼簡單。”朱棡沉默了一會,說道。

  李景隆問道:“三公子,你剛剛那個說法……。”

  朱棡吐出一口濁氣:“父皇要清算某些事情的意向已經很明顯了,朝中武將的權勢如今已經過大。”

  他肯把這件事情在李景隆面前說,也是因為李景隆的爹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侄子,而且還收為了義子,算得上是自家人。

  至於徐妙雲和謝素,她倆沒聽這些話,早已結伴去山腰賞菊了。

  “我怕有人趁虛而入。”

  朱棣跳起來,有些冷意道:“那得看他們有多少條命拿來砍頭!”

  朱棡也有些混亂。

  歷史上的老朱只是收回了丹書鐵券,並沒有大動干戈。

  可為什麼這一世不一樣呢?

  奇怪啊。

  李景隆苦笑道:“其實關於這事,各傢俬底下都通過氣,交出手裡最重要的那些權柄,保留官銜,但是不管事。”

  朱棡問道:“官銜佔著,後面的人就上不來,權柄交出來又如何?發號施令的不還是他們?”

  聽到這裡,李景隆有些頭皮發麻。

  “因為各個軍中的副職都是他們的人,想要不引起大的動盪,只能這樣。”

  李景隆回答。

  朱棡搖頭:“此事我知道一些,各個軍侯在軍中義子不少,千總和副將也都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

  “就比如藍玉,在他自己的那一萬人裡面,光是義子就收了一百多人,叫得上名號的二十多個。”

  說著朱棡轉頭看向了朱棣。

  朱棣揉了揉鼻子,道:“確實是這樣,那些人大多數都是軍中的百戶還有千總,而且……,在軍中,他們只聽藍玉的帥令。”

  如今的藍玉聲望還沒有後面那般鼎盛。

  等到他大破捕魚兒海,滅掉北元之後,才是真正名聲大噪的時候。

  但是從這件事情也看出,任何可能出現的隱患都不是一夕一朝之間出現的。

  那必然是有相當長遠的發酵才會出現的禍端。

  “可藍玉如今不過是一個先鋒官。”李景隆撓頭:“而且他被貶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