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逆子還不趕緊登基 作品

第112章 收服鐵鉉,再見海別

  這話真的讓朱棡有些佩服鐵鉉了。

  果然不愧是歷史上有名的忠臣,直臣!

  這一顆赤誠之心向百姓的舉動,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

  “鐵先生謙虛了。”朱棡搖頭道:“鐵先生於鳳陽府之中密探數月,光是這份為國為民的堅定便已經是難能可貴。”

  “更何況,鐵先生還是國子監監生,學識更是無可挑剔。”

  “如此為國為民,大道無私的讀書人,將來必然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若是晚一步讓您為民請命,才是我大明的損失。”

  鐵鉉愣了會,沒想到晉王殿下對自己的評價會這麼高。

  “可……。”鐵鉉還是有些抗拒。

  他想要科舉。

  朱棡這時候也看出了鐵鉉的心事,便道:“不如這樣!”

  “晉王府如今還缺一個府相,鐵先生就留在府中讀書,順道來年去了太原府,也好在當地試著做做政績。”

  “等到後年春闈,鐵先生再來科舉也不遲!屆時鐵先生若是能夠高中,那便是政績跟學識都無可挑剔!”

  這個說法很早就有了。

  有的國子監監生可以先出來在地方歷練一段時間,然後到了時間再去科考,就跟實習一樣。

  這樣考出來的監生,會在政績這一塊加不少分。

  鐵鉉也驚呆了。

  忙起身道:“鐵某怎當得起殿下如此厚愛!府相這般重要的位置,應當是老成持重的夫子擔任才是。”

  朱棡笑道:“夫子最好,卻行事風格成了定局。”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說的就是上面發號施令的人習慣被摸透了,下面的人也就有了對付的辦法!”

  “在本王看來,做事絕對不能永遠一種心態,一種態度,而這一點,老臣難以具備!”

  “唯有鐵先生,才是本王心目裡那個可以讓本王耳目一新的人!”

  說完,朱棡扶著鐵鉉的肩膀道:“鐵先生,太原乃是人口重鎮。北地又是邊境,苦寒乾旱,長城邊線的百姓們也難以生存。”

  “此去太原,本王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太原北地再無餓殍,人人安居樂業,鐵先生,答應本王吧!”

  ……

  不一會,鐵鉉走了。

  哦……不,回去收拾東西了。

  明天就搬來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