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逆子還不趕緊登基 作品

第251章 徹底落空

  “今日一早拿到衙門交易,結果衙門只交易一貫七百錢的糧食,高於此價,朝廷拒不收售。”

  ‘砰砰砰’

  旁邊有脾氣大的商戶怒拍酒桌:“欺人太甚,這是欺人太甚!!”

  也難怪他脾氣大。

  剛剛那個光頭的糧,他收了足足兩萬石。

  若是按照這個數目算,他就算是一貫七百錢賣,也要損失好幾萬貫。

  畢竟,他是三貫一百買的。

  周圍人冷眼旁觀。

  但彼此眼裡的冷意都很明顯。

  週二起身,道:“如今怎麼辦?”

  “咱們耗著?等著漠南那邊缺糧鬧事,還是隨了朝廷的意?”

  那個被請來的管事也看到了諸位大戶的臉色。

  看他們這樣,很顯然是還想要繼續耗著,不肯損失。

  商人本性就是唯利是圖。

  幾萬石糧食的運輸成本高的離譜,但商人還是願意冒這個險。

  越是兇險,收益越高。

  這是商人的一貫思維。

  “諸位兄臺啊,你們還不知道,衙門剛剛張貼的公示,過了大年再在這山西境內行商,就要收關稅了。”

  關稅?

  所有人又呆住了。

  什麼叫關稅?

  那管事解釋道:“這關稅就是出關和入關的費用,貨物出關需要繳納關稅,這個稅不是商稅,而是路費和跨國商貿的費用。”

  不是商稅?

  不少商人的臉色此時無比的尷尬和憋屈。

  朝廷不收商稅的理由大家都明白,當今天子厭惡商賈,嚴令禁止商販驕奢淫靡。就連身上這些衣服,他們都只是在充門面的時候穿穿,平常在官府面前都是要多樸素穿多樸素。

  就在剛剛不少人還心裡暗喜,朝廷若是開商稅,那商人地位也就不一樣了!交了稅,那就是為國出了力。

  大明朝的以農為本,農民地位極高,即便是最貧苦的百姓,社會地位也比商人高上許多。

  可這一句不是商稅。

  直接讓他們悲從心頭來。

  商人地位,還是沒有得到半點增加。

  週二轉頭,心裡卻有些不是滋味。

  陰陽怪氣的道:“當今天子會答應這樣的條令?路修來不就是給老百姓用的?這樣收稅,百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