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七月初一,安祿山自范陽起兵,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命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范陽,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自己則為主帥,從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部中抽調猛士數萬人,並平盧、范陽二軍共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大軍南下。

安祿山早就準備了許多年造反,策略也是早就制定好了。

他知道自己畢竟是胡人出身,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一開始起兵目標就非常明確——拿下長安。

都城對國家的意義不言而喻,誰佔據都城便佔據大義。

甚至前面都有了成功例子,大唐開國皇帝高祖李淵就是一起兵就直奔長安,拿下了長安城之後立刻登基稱帝,然後派兵討伐其他藩王就成了“討逆”,最後隋末那些藩王也果然被大唐一一平定。

安祿山覺得這個方法就很好,他是胡人,可大唐皇室也有胡人血統啊,四捨五入差不多。李淵起兵那時候是佔北而望南,他現在起兵也是南下,佔據北方往南打,形勢也一樣。甚至李淵起兵那時候他還沒有十五萬大軍,自己手裡可是實實在在有十五萬精銳士卒,這麼一對比,李淵都能建立大唐,他憑啥不行?

為了確保穩妥,安祿山便將手下的軍隊分出一股,由手下大將牛庭玠領兵一萬往西南方向的太原去先行試探一下。

畢竟他就是照著李淵劇本造反,李淵打下長安所走的路線就是太原-潼關-長安,安祿山當然願意走這條路。前人走過的路總比沒走過的路要安穩。只是安祿山也是將領,知曉戰局時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覺得太原是李唐龍興之地,防守必定周密,所以才只是派人試探。

他自己則帶著大軍走了另外一條他認為防守可能會略鬆懈的南下之路,范陽-常山-鄴城-陳留-洛陽-潼關-長安,路途是遠些,但是這條路線上守衛應當沒有太原那麼嚴密。

只是雖然不停給自己打氣,可安祿山還十分不安,他覺得自己準備不充分,大唐那麼強大,他只不過能操縱兩鎮,能是大唐的對手嗎。

雖說他覺得李隆基老糊塗了,可大唐人才濟濟,萬一有什麼猛人忽然跳出來怎麼辦?

不過這個擔心從安祿山大軍遇到第一個州郡,郡守望風而降之後就消失了。

安祿山這一路上就沒有打多少仗,他本來已經做好了一路打過去的準備了,結果沿途所經州縣居然都望風而降,一場正經戰鬥都沒遇到就走完一半路了。

安祿山樂了,當下就又分了五萬大軍出去,命史思明領五萬軍與牛庭玠併到一處去攻打太原。

嘿,原來大唐內部軍隊這麼弱啊。到了此時安祿山甚至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早兩年造反,他現在身體大不如前,就算打下了天下估計也沒幾年能享受了,早知道大唐如此外強中乾,他早就該造反啊,還能多享受幾年。

七月初五,太原八百里加急稟告安祿山謀反。

消息送到楊國忠府上之時,天色未明,楊國忠還在沉睡之中,他被傳信的信使吵醒,面色黑沉披著外袍從內室走出。

“什麼大事還要打擾本相安寢……”

楊國忠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拆開了密信, 在看清信上白紙黑字寫著的消息後, 楊國忠的視線緊緊釘在了手中信紙上。

安祿山造反這個消息瞬間佔據了楊國忠整個大腦,睡到一半被喊起來不甚清醒的腦子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陷入了更深的糊塗。

安祿山真反了?他憑什麼敢造反?

大唐兵強馬壯、國力強盛,安祿山怎麼敢反?

片刻後,楊國忠深吸一口氣面上卻浮現了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