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失落的愛情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一章 序幕(一)

 “臣知道戶部困難朝廷不易,只是,這軍費萬萬省不得。” 

 太康帝長嘆一聲:“這些朕都清楚,不必說了。軍費一文不少地撥去兵部。今年受旱災的郡縣,稅賦也都免了。” 

 安國公語氣沉重地說道:“只減免稅賦遠遠不足,還得撥錢糧賑濟才是。不然,會有百姓餓死,只怕會生民亂。” 

 紀尚書終於找到機會反擊,譏諷地哼了一聲:“鄭尚書憂國憂民,愛惜百姓。不如將軍費省一些出來,留著賑濟災民。” 

 安國公是太后黨在朝堂中的領袖人物,一直支持撥糧賑濟災民。為軍隊索取鉅額軍費的人,偏偏也是安國公。正所謂名也要利也要,難怪紀尚書語出譏諷。 

 安國公得了實惠好處,口頭上自然不能太強硬,呵呵賠笑。 

 紀尚書發了一通牢騷,心裡清楚沒什麼用處,很快拱手告退,回戶部去忙活。 

 幾日後,軍費如數撥到兵部。 

 王丞相也沒什麼可反對的。擁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住大梁的平安。拱衛京城的軍隊,是重中之重,邊軍肩負著防衛邊關的重任,軍費也絕不可少。真要剋扣一些,也就剩各地駐軍了。 

 眼下朝廷還沒到揭不開鍋的時候,軍費自然要保障。 

 不過,北方旱災嚴重,也絕不能袖手不管。 

 接下來的兩個月,北方依舊無雨。河床水位大幅降低,地裡已經幹出了裂痕。 

 上奏摺的郡縣,多達十幾個。 

 照此下去,來年春耕勢必大受影響。 

 太康帝心急如焚,嘴角生了幾個水皰。 

 …… 

 大梁七年春,北方十二郡遭旱災,春耕後種子連芽都沒露。朝廷勉強撥糧賑濟,卻是杯水車薪。快要餓死的百姓,絕望中紛紛拋家舍業逃荒。 

 他們中的大多數,一輩子都沒離過家鄉。如今被世道逼得逃亡,只知往南去,往京城的方向跑。 

 在路上餓死倒下的,不知凡幾。 

 鄭太后日日在佛像前唸經拜佛燒香,親自抄寫經書,還在佛前發了宏願,一直吃齋,直至北方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