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失落的愛情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三章 妥協(二)

 官府不得不派人在城門外設粥棚,稍作安撫,一邊派人調查饑民來路。要麼打發回原籍,要麼就得找個就近的地方安頓。 

 饑民的數量在迅速地擴大,每日施粥也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然後,鄭太皇太后站了出來,令人設了十個粥棚。這些粥棚要用的糧食,皆由景陽宮來提供。 

 這一舉措,迅速為鄭太皇太后贏得了仁厚美名。 

 緊接著,李太后也令心腹宮人到城門外設粥棚。李家人四處為李太后揚名。奈何有鄭太皇太后珠玉在前,且聲勢浩蕩,李太后想借此揚名的算盤也落了空。 

 在此時,姜韶華的奏摺送進了朝堂。兩封書信也分別送到了太和帝和鄭太皇太后手中。 

 這一封奏摺,震驚了朝堂。 

 堂堂郡主,竟被一夥流民圍攻搶糧!由此可見,饑民暴動起來是何等恐怖,北方混亂到了何等的境地。 

 王丞相也見事態不妙,主動上了奏摺,奏請天子下旨,令各地駐軍就**定鎮壓亂民暴動。舉凡王丞相贊成的事,安國公都要持反對態度:“駐軍不可枉動,以免引起民心動盪不安。至於亂民,還是應該以安撫為主,遣回原籍。” 

 “鄭尚書此言頗為可笑。”王丞相冷冷駁斥:“亂民背井離鄉,來歷紛雜,誰有這個能耐一一問清身份來路再遣送回鄉。不懂民政,胡亂進言,鄭尚書還是閉嘴吧!” 

 安國公目中閃過怒意,冷笑著回擊:“丞相大人倒是精通政務,先帝在世的時候,也一直重用丞相大人。眼下北方亂到這等地步,敢問丞相大人,都是誰之過錯?” 

 這一擊可謂正中要害。 

 身為一朝丞相,掌管大梁政務,大梁北方天災連連,荒野千里,亂民暴動,如果要追究問責,那必須也只能是王丞相的責任。 

 所謂權利越大,責任越大,就是如此。 

 王丞相面色有些難看,卻不得不向天子拱手請罪:“都是老臣無能。老臣愧對先帝信重,愧對皇上信任。老臣這就請辭,請皇上另擇賢明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