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353章 吳精喜在哪裡

  劉構面無血色,“這……這怎麼可能?”

  “蜀中不是給北莽打殘了嗎?鄧驍如何還有實力來攻打雲滇?”

  “他拿什麼來對付吳精喜的五十萬大軍?”

  秦劊說道,“不止是鄧驍的蜀中兵馬,還有曾秀全的湘軍,左達開的部下,還有霍無缺的兵馬,還有那什麼武王麾下的遠征軍,大大小小的勢力蜂擁而上,都在圍毆雲滇。”

  劉構跌坐在龍椅上,目光有些呆滯,“圍毆雲滇?”

  “馬上就要大過年了,這些人到底想幹什麼啊?”

  “為什麼不讓人過個好年呢?”

  秦劊痛心疾首地說道,“這些亂臣賊子,不肯聽從陛下的號令,卻被蜀中鄧驍蠱惑,突襲了雲滇,打得雲滇措手不及,打得吳精喜防不勝防。”

  “不,這應該不是鄧驍的手筆。陛下,這應該是劉秀珠的手筆啊。”

  “也唯有她,才能有這麼大的威望,調動蜀中、湘軍、霍家軍的兵馬,幹出這樣翻天覆地的大事來。”

  劉構喃喃說道,“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劉秀珠不顧皇族血脈親情,執意要來攻打臨安,執意要來壞我江山,原來她早已經謀劃好了。”

  “她這一次,當真是算計得精妙啊。趁著北莽退兵,趁著天寒地凍,趁著大家都在準備過年的時候,弄出這番大動靜來,她這是想要翻天啊。”

  “兩位丞相,你們說,我們該怎麼辦啊?”

  汪衛看了一眼秦劊,拱手說道,“陛下,唯有兩策能應對現在的這種局面。”

  劉構看向汪衛,“快說,有哪兩策?”

  汪衛說道,“第一策,是逃!”

  “可集中所有兵馬,突破北城門,往北邊逃去,只要能抵擋荊州,陛下便安全了。另外就是往東邊逃,東邊的倭國忠義王原本是我們大漢的忠義侯,對我們大漢皇族忠心耿耿。我已經與他聯繫過,他有三千條戰船在海邊,只要我們有需要,便可登船去倭國避難。”

  劉構眼神空洞,“真的只有逃嗎?”

  “劉寰逃了那麼遠,逃到了崖州,還是被淹死在了茫茫大海中,連頭蓋骨現在還在上京的皇后手中。我不會游水,我可不想被淹死啊。”

  “那第二策是什麼?”

  汪衛說道,“第二策便是降!”

  “劉秀珠原本是大漢長公主,與陛下有血脈之親。降了劉秀珠也不算降了外人,這天下還是皇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