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448章 驚濤駭浪

  在倭國皇帝履中天皇養病不出,皇室勢微的情況下,忠義王在倭國如日中天,無人能及。

  甚至許多人在紛紛上書,勸說忠義王溫睿臨取代履中天皇成為倭國天皇。

  只不過被溫睿臨嚴詞拒絕了,他說當初是履中天皇招攬他從大漢來到倭國,讓他來倭國有了一席之地。

  哪怕履中天皇也動了心思要禪位於他,可是溫睿臨已經推辭兩次了,說他對皇室一片忠心,其心可鑑,日月可明,絕無二心。如果倭國官員,百姓,天皇再勸他當皇帝,他只能跳海自殺了。

  倭國百姓不由得感慨,不愧是忠義王啊,對天皇如此忠肝義膽,連皇位都不要,甘心當一個王爺,實在是讓人欽佩,讓人唏噓感慨。

  一般時候,陳安都會守在王府,為溫睿臨鞍前馬後。

  雖然陳安已經成為從二位的內大臣,可是陳安心裡明鏡似的,他所擁有的一切,來源於溫睿臨。

  如果要奪走,也只有溫睿臨能奪走。

  能主宰他以及陳家命運的,只有溫睿臨一人。

  這條腿,他必須緊緊地抱住,絕對不鬆手。

  不過,這一次,他離開王府數月,遠赴南海,是因為他要陪一個重要的人走一趟。

  這個人,便是溫睿臨從溫家族內過繼過來的兒子溫寶。

  溫睿臨的兩個兒子死了,女兒溫霞頂替當時的長公主劉秀珠嫁入了北莽,成為耶律雄基的皇后,溫睿臨身邊便沒有了子嗣。

  哪怕在老母親的催促下,溫睿臨不惜服用一些大補之藥,先後與百餘名倭國少女交媾,依舊沒有能為溫家誕下子嗣。

  畢竟歲月不饒人啊,年過五旬的溫睿臨,知道人力有時盡,再這樣強行下去,恐怕會米青盡人亡,於是在族中過繼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十四歲的溫寶作為兒子,養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