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三郎 作品

第624章 我要好好活下去

對冷熱感覺不明顯,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造成。

生理性因素,比如,若既往局部皮膚長時間摩擦,或處於極端環境等,可導致皮膚角質層代償性增厚,甚至形成胼胝,也就是俗稱的老繭。

這會使皮下神經與外界相隔較厚的皮膚組織,對外界冷熱刺激的感應減弱,即可導致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至於病理性因素,就相當多了。

比如,接觸了重金屬、化學合成物質等產生慢性中毒,可導致周圍神經受損,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若患者既往存在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且血、血液控制不理想,可導致末梢神經受損,導致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還有,若存在較嚴重的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卡壓綜合徵等,均可產生周圍神經病變,造成神經感覺功能異常,導致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還有一種可能是,體表末梢神經感應正常,但是冷暖感知傳導至中樞神經的過程,出現了問題。

餘至明還是先從頭部開始檢查。

一些腦血管疾病可能會影響腦內的溫度感覺中樞,使患者對溫度不敏感。

一番檢查後,餘至明沒發現大腦問題。

接著,餘至明開始檢查姜泉的脊椎。

長期姿勢不良,或是腰肌勞損過於嚴重,可能會出現頸、腰椎疾病,如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等。

這種情況一般會導致椎間盤膨大或錯位突出而壓迫到神經,使神經功能出現傳導障礙,而造成肢體對溫度不敏感。

餘至明通過手部觸感姜泉的後背發現,她的皮膚還是挺滑嫩,沒有出現皮膚角質層增厚現象。

不過,他探查到,姜泉皮下組織有一層厚度還算可以的脂肪層。

這讓餘至明有些意外。

從體型上看,姜泉有些亭亭玉立,沒想到是一個骨架偏小,肥而不膩的傢伙。

脂肪雖有保暖功效,卻做不到不知冷。

從姜泉的描述來看,她明顯是對冷的感知出現了失調。

這大概率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

餘至明沉下心裡探查姜泉的脊椎。

沒一會兒,就有了重大發現。

姜泉二三胸椎的椎管脊髓內,發現了一個長直徑約零點五釐米的橢圓形液體空洞。

這是脊髓空洞症?

餘至明繼續檢查。

整個脊椎檢查完畢,餘至明一共在姜泉得脊髓裡發現了三個異常的液體空洞。

這也讓餘至明確定,姜泉就是得了脊髓空洞症。

這種病症,一般緩慢起病,逐漸加重,病程可長達數十年。

而溫度感覺異常,是脊髓空洞症的症狀表現之一。

它會讓患者的溫覺逐步喪失,導致凍傷,燙傷而不知……

“姜泉,你得了脊髓空洞症,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確診和治療。”

餘至明又安慰道:“你不用太過擔心,你還處在早期階段,手術治療效果不錯……”

求月票、推薦票等支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