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二六章 收復全島

阿福在嚮導的帶領下,從雞籠出發,翻過雞籠山,很快就到了噶瑪蘭城。

該廳通判名叫董瑾,與董良、董興福同姓,巧的是,這人也是泉州府人。

整個噶瑪蘭廳雖然有人口十萬,但是其中有6成以上是番人,只是這些番人已經跟漢人學習耕種,同樣沿著濁水溪定居。

他們生活的村落稱為社。

但是他們似乎並不歡迎護衛軍的到來。

阿福將1大隊駐守在噶瑪蘭城,按照董良的命令,他暫時不需要動,只要派人向南面探索就好了。

同時他還派人到雞籠城通報消息。

但是意外卻發生了。

前往雞籠送消息的通訊員在翻山的過程中跌落山崖,消息沒有傳出。

阿福派到南面的探索隊也出了事情,整整3個小隊的士兵消失無影。

這樣的事情,阿福從未遇到過。

他找來了董瑾,希望能夠從他那裡尋求意見。

董瑾是主動投效華族的,這個人在噶瑪蘭廳為官多年,對這裡頗為了解。

“董大人覺得如何?”

“阿福隊長,隊員們南下探險走的是海邊。先經過蘇奧,雅美的頭人白赫跟我的關係親近,可問1下他們有沒有見到過探索隊,我覺得探索隊大概率是在靠南邊的南澳出事的,魯凱人比較排外,其首領卡摩殘暴,之前就有交易的商隊被他們襲擊。”

聽了董瑾的建議,阿福趕緊帶人前去打探,蘇澳的雅美人告知噶瑪蘭派去的使者,他們見到過1支頭戴綠頭巾的漢人隊5向南而去,還跟他們交換了1些布匹。

但是據雅美人說南邊的番人似乎在爆發戰爭,已經好久沒有商隊從南邊來。

東番的番人不產布匹,1般都是用山貨、獵物、皮革與漢人交換。

探索隊為了1路上補給方便,因此帶了1些方便攜帶的絲綢、布匹以在路上交換食物。

再往南面的排灣人與漢人的交流就更少了,連董瑾都對他們不大熟悉。

於是阿福做了1個大膽的決定。

他留下了炮兵和1個步兵中隊,守護噶瑪蘭,配合工作組的工作。

然後他帶上董瑾還有3箇中隊的步兵踏上了向南的道路。

1場環島探索冒險之旅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