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〇一章 避實擊虛

  “瑛瑛,你知道現在江南大營有多少人嗎?他們有將近十萬人啊。”

  “而且這個向榮一直跟太平軍打交道,熟知太平軍的戰法。他在孝陵衛修築了幾十裡的營寨,太平軍始終無法啃下來,而太平軍只控制著江寧、鎮江、天京和蕪湖四府之地,打持久戰、消耗戰,他們不是滿清朝廷的對手。”

  “因此他們採取了避實就虛的策略,清軍主力都集中在江北、江南大營,那麼其他地方就空虛了,他們派出精兵跳出去,只有這樣的流動作戰,他們才能夠獲取大量的物資,養活天京城龐大的軍隊。這個時候反倒是清軍要著急了,最近江北大營不就開始進攻太平軍控制的揚州城了嗎。這個時候,誰主動進攻,誰就吃虧。”

  “另外,他們派出去的都是精兵,但是數量不多,一方面能夠搏一把,萬一要是成功了呢,失敗了也不會全盤皆輸。另一方面也能夠吸引清軍外調,減輕天京城的壓力。”

  “還有一點,你不知道看出來沒有。”董良指著地圖說道。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楊秀清是個懂歷史的,因為自古以來,北方王朝想要滅掉建都在南京的政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順長江東下,一舉攻破金陵城。”

  “歷史上的江南王朝裡面,堅守最久的是南宋,其次是東晉。這兩個南方政權的戰略就是以襄陽為中脊,以江漢為緩衝,串聯東吳和西蜀,形成一條完整的防線,讓北方政權無處可擊。”

  “太平天國此時實力偏弱,雖然號稱有五十萬之眾,但實際上能打的人,估計不超過十萬。這些人如果不西征,傻不愣登的待在南京跟江南大營死磕,怕是死得更快。而只要西征,縱然力量有限,可能打不到襄陽,但只要能打到武昌或者安慶,再收復淮南地區,先達到三國時期東吳或者南北朝時期南陳政權的程度,也還是可以接受的。”

  董良今天剛好想到了這個問題,準備給教導隊做一場專門的講座,現在就當是預演一下,因此跟楊瑛瑛講的很詳細。

  楊瑛瑛聽了之後,對董良那是一臉的崇拜。她一直都非常佩服董良的戰略眼光,這不是光聰明就能夠做到的,要有大局觀。而大局觀是最難培養的。

  “阿良,我看你可以去做太平軍的軍師了,他們自己估計都沒有你分析得清楚。”

  董良哈哈一笑,心說我都是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放的是馬後炮,自然聽起來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