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九八章 揚州之戰

這隊人的數量很多,打著紅色的旗幟,以整齊的縱隊向城西包抄過來。

琦善自然不能看著自己的手下被對方截斷後路,於是趕緊下令明金收兵。

“大人,這是盤踞江北的紅旗軍。”

“紅旗軍?”琦善自然是知道這支兵馬的存在。

但是他還是第1次與對方近距離直接接觸。

之前都是淮安的地方民團以及鹽運衙門的巡兵紅旗軍作戰。

“報……”此時被派去探查的士兵也回來回報。

“大人,來敵有將近萬人,幾乎全都是火槍兵。”

琦善的眉頭緊皺,他在猶豫是不是要退兵。

關鍵是此時還能退的走嗎?

“援軍來了!”

……

此時揚州城頭爆發出了1陣陣歡呼聲。

剛剛經歷了生死大戰的太平軍士兵喜極而泣。

士兵們似乎是被從生死邊緣拉回來。

他們都知道紅旗軍的存在,兩者之間是鄰居,平時還有1些交流。

“傳令下去,縱隊變橫隊,1支隊正面突進,2支隊繼續以縱隊跑步前進,包抄到清軍的右翼,不要與對方纏鬥。”

解揚州的圍非常容易,但是要想重創清軍則沒那麼簡單。

江北大營向來是以擅長跑路著稱。

怎麼讓對方不跑,那就是要貼上去,貼得足夠近了,那麼對方如果撤退就可能演變成潰敗。

不過護衛軍也要付出1定的代價。

“轟……”1顆巨大的實心彈砸進了1支隊的線列中,頓時奪走了十幾名士兵的性命。

不過這些出身鹽丁的護衛軍士兵非常有韌性。

他們的服從意識很強,1個個在軍官的指揮下依舊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這種受到攻擊還絲毫不動的線列步兵陣線給對手的壓迫性非常強。

會讓敵人有1種無法戰勝的錯覺。

英國步兵為什麼每次拼著巨大的傷亡也要抵近到3十米再射擊?

實際上5十米的距離,燧發槍的命中率就已經很高了。

之所以要抵近到3十米更多的是1種心理戰。

當你的對手是1群不怕死的機器,當你看著對方清晰的面龐開槍,那種心理上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

“前進……”每個中隊都是1個單獨的小陣,中隊長直接向每名士兵下達命令。

前進的命令不斷傳到士兵的耳中,他們握緊手中的槍,眼睛直視著前方。

清軍的巨炮是拉不走了。他們來不及完成下1次射擊,炮手只能丟棄火炮向後跑去。

“砰砰砰……”

當雙方還有兩百米距離的時候,護衛軍就開始射擊了。

護衛軍裝備的是線膛槍,自然沒必要開進到3十米。

在董良看來,士兵的性命都是異常寶貴的。

這種理念也灌輸到了各級軍官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