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一七章 手擀麵

1眾晉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尷尬的就是喬致庸了,他不過含蓄地點出了會為華族獻上1筆錢。

但是卻被董良直接道明。

“元首仁義。”他只能拱手道。

“好了,不跟你們打啞迷了,不過我們還是先將面吃了,要不然面坨了可就是不好吃了。”

董良說完埋頭對付起眼前的那碗手擀麵。

據說這麵條光是和麵就要兩個小時,不添加任何的東西,光是麵粉就能夠做到這麼勁道。

當然,還需要用黃土高原上種出的麥子。

那地方,雨水少,麥子中的含筋量高,做出的麵條有嚼頭。

南方人吃麵喜歡又細又爛,但是北方人的面1定要有勁道,這樣才能夠唇齒留香。

吃的就是麵粉本來的味道。

這些富商吃麵的速度都很快,不愧是山西人,吃麵條就是要大口吸溜才爽。

咬上1口蒜頭,整個味蕾都能夠爆炸開來。這個時候再用麵條將嘴巴給填滿了,面香與蒜香混合。

見到眾人都吃得差不多了。

董良才將剛才賣的關子給補上。

“最近幾年,戰亂不斷,北方的經濟受損嚴重,南北商6不通,百姓生存困難。華族從來都是以民生為先。什麼叫民生,就是要讓百姓能夠正常生活下去。人要生活就要有事情做,要能夠養家餬口。”

“其實我對諸位,只有1個要求,那就是要諸位能夠真心投入到北方的經濟重建當中。”

“在商言商,華族政府不要大家1分錢。但是我希望你們也不要將錢埋在地窖裡。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這錢留在手中,又不去鋪張浪費,根本就沒有用途。拿出來修路、辦工廠,百姓因此可以有生計,經濟因此得以發展。諸位的產業同樣可以擴張。諸位可以放心,華族對大家的合法商業所得會嚴格保護。”

有了前面那麼多的鋪墊,董良現在所說的話就很容易讓眾人接受了。

就這……

喬致庸有些難以置信,華族難道只要他們參與到建設當中嗎?

就這麼簡單?

董良已經從這些人的表情中看出了他們的想法。

他問喬致庸道:“喬掌櫃的,你覺得銀子有什麼作用?”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也許3歲小孩都能夠回答出來。

但是又非常的深奧,很少有人能夠說出其核心關鍵來。

“銀子乃是商業買賣的血液,沒有銀子作為媒介,商業活動便無法開展。”

喬致庸到底是開票號的,提出了“匯通天下”,他對於貨幣的理解已經非常接近本質。

董良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是啊,我們的祖先1開始的時候以物易物,但是他們發現這樣非常麻煩。後來有人發現鹽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東西,於是鹽成為了貨幣,再後來人們發現貝殼非常漂亮,大家都喜歡,於是貝殼成為了貨幣。再後來有了青銅,於是出現了銅幣。自元明以來,白銀大量流入咱們華族,於是白銀成為了貨幣。”

“但是啊,現在有人將銀子鑄造成大塊的銀錠藏在地窖中。那麼我想問1下諸位,藏在地窖中的銀子還是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