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三六章 會師庫倫

草原上的河流沒有人維護,改道是常有的事情。

“怎麼樣,咱倆1起合作拿下庫倫城,來,1起合計合計唄。”

“好,走。”

兩人來到了1處臨時搭建好的帳篷,勤務兵送來了香醇可口的奶茶。茶葉是護衛軍自己帶的,在草原上茶葉也算是戰略物資,奶是剛剛擠出來的馬奶。

“忠信,我的嚮導建議我們儘量不要動寺廟。那些旗主貴族與牧民之間的矛盾激烈,咱們滅了這些人,分了他們的牧場和牲畜,牧民們會拍手稱快。但是這些寺廟平時偽裝的好,在牧民面前裝成1副聖人的樣子。咱們要是動了他們,可能會引起牧民的不滿,這對於咱們在草原上站穩腳跟非常不利。”

“巧了,我的嚮導也是這麼建議。不過我覺得這些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咱們要跟那些和尚談,也要讓他們先看看咱們的實力。”

兩人在1起商量了沒多長時間,便敲定了進攻的計劃。

站在庫倫城外,1眼就能夠看到中間的那個“顯眼包”,高大的白色石牆上建起1座3層中式塔樓。

那裡是哲布尊丹巴的居住的“皇宮”。這位活佛是漠北草原上的聖人。

庫倫的意思是中央帳篷,又可以譯為為營地,汗、王公和喇嘛在草原上所居之地都稱為“庫倫”。喀爾喀蒙古的宗教領袖哲布尊丹巴的駐地,則被尊稱為大庫倫。

也就是眼前的這座城市。它真正發展起來還是乾隆年間。

那時候大清皇帝乾隆與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2世簽訂了合約,開闢恰克圖為貿易口岸。

而庫倫就是從張家口前往恰克圖的必經之地。因此這裡成為了商人的中轉站。加上這裡是宗教聖地,每年有大量牧民前來朝聖,旅店、餐館等服務業逐漸發展起來。

有了商業,這裡的人口也在逐漸增多。

不過庫倫沒有城牆,除了中間的寺廟,4周的房子都非常矮小,甚至有很多隻是帳篷。

“將軍,前方的北市中有官府的衙門,咱們可以先拿下這裡,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不會做太多的抵抗。”這是喬4虹的建議。傅忠信也同意這個方案。

戰鬥很快打響。

護衛軍的騎兵大隊每個大隊都有1個騎炮中隊,這是他們唯1的重火力。

不過騎兵的騎炮中隊,配置上比步兵的機炮中隊要弱1點,只裝備5挺暴風雨機槍,5門50mm迫擊炮,以及兩門56mm榴彈炮。

華族的56mm榴彈炮全長只有1米5,有兩個大號的輪子,擋板被縮小,以減輕重量,用1匹馬就能拉得動。

兩個大隊的4門榴彈炮集中起來,3兩下就將不高的坊牆給轟塌。

就在部隊準備進攻的時候。

從庫倫的西南方向殺來了1支騎兵。

根據偵察兵的報告,這支騎兵的數量很多,光是先頭部隊就有幾千人了。

陳玉成知道,必須要在城外給這些人好好上1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