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〇〇二章 賞臉

  秋收之後,董良便帶著蘇達等人北上,主要就算前往西北大鐵路的沿線視察。

  在此之前,康老八已經來過了。處理了一些棘手的問題。

  兩個人打個配合,康老八先過來唱紅臉,將施工過程中違法亂紀的行為擼了一遍。

  接著董良再過來對那些先進事蹟進行表彰。

  這個工程進度如此之快,那麼多的資金和資源傾斜過來,難免會出現問題。

  回到休息的地方,董良還要處理公務。

  張孝達已經將通過電報彙總過來的信息整理好。

  他來到辦公室中的時候,董良正在跟蘇達聊天。

  “蘇達,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修建這一條鐵路,至少能夠養活上百萬人,同時可以帶動大量的企業創收。不過這個辦法不能一直使用,因為基礎設施的建設總是存在上線的。”董良說道。

  蘇達點頭道:“元首,是不是可以說資本就像是洪水一般,需要宣洩的途徑,而投資、生產和建設就是它的宣洩口。”

  “可以這麼理解吧。我們前幾天說到了通脹,便是人們生產的商品淤積在了手中,東西太多了的話,就跟洪水一般,必須要將其給用掉。要不然就會產生巨大的浪費。而我們的生產活動事蹟上也在消耗著一些不可再生資源,比如煤炭、石油,這一點,作為上位者也必須要關注,因為我們不能僅僅考慮當前的事情。”

  董良與蘇達在一起的時候才會討論到這些高深長遠的問題,換作了別人也許都聽不懂董良在說什麼。

  “啊,孝達來了。”董良看到了張孝達來了,便停止了與蘇達交流。

  蘇達也起身與張孝達打招呼。

  張孝達其實非常羨慕蘇達,人家一開始就跟著元首,成為元首的親傳弟子。今後的發展不可限量。

  “元首,後方的一些消息彙總,沒有什麼大事兒。”

  張孝達開始彙報起後方的工作。

  “扶桑總督府的消息,明石藩叛亂,波及了周圍四個藩國,李大人僅僅調動了邊上三個藩國自備兵,便將其剿滅,此次叛亂死傷兩千多人,大部分是平民。”

  扶桑被華族收服之後,叛亂幾乎沒有停止過,一些倒幕派和保皇派的人隱藏在藩國之中,伺機挑起叛亂,試圖將華族趕走。

  不過扶桑的藩國太過分散,根本就無法撼動總督府的直轄區。

  那些藩國兵馬實力弱小。李鴻章都不需要調動華族的駐軍,只需要以總督府的權力調動藩國兵便能夠將其圍剿。

  這種叛亂,華族樂見其成。現在這個明石藩沒有了,華族就可以收回其土地,將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獎勵給周圍的藩國,核心區域則成為華族的直轄區。

  “讓吏部給李鴻章發一個嘉獎。同時安排幾個參與剿滅明石藩的藩國大名,在年末南京朝見的時候站在前方。”

  現在沒有了天皇,也沒有幕府。扶桑諸藩國在名義上效忠於華族,每年都要到南京城朝見華族元首。

  他們學習華夏禮儀,對這個位置本非常看重,董良讓他們站在前面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獎賞。對他們來說,賞什麼都不如賞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