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七章,戰場檢驗,

 程世傑指著兩棵大樹說道:“就是這裡面,有一個可以進去三百多人的大洞!”“千萬不要破壞這裡的一草一木,連地上的石頭都不要動!”楊鵬一聽找到地頭了,趕緊吩咐道:“程世傑帶我進去,你們三個在外面警戒!”楊鵬從茅草叢中爬進去一看,原來這座山裡面竟然是一個大溶洞,裡面還有一個地底陷坑。也就是說,白雲頂外表很正常,裡面其實全都空了!

 整個洞穴其實分為上下兩層,程世傑所說的不過是上面的第一層。經過白書傑的反覆踏勘,終於找到了下面的陷坑。在東北角的方向,山壁上有一道裂縫。只要穿過這道裂縫,就能夠進入下一層。白書傑側身進去,發現裡面竟然有光亮!

 順著光亮走過去,結果白書傑直接走出了山洞,而且就是正北方向一條溝底!也就是說,這處山洞根本不需要爬到山上就能進去。俗話說:“有進有出,就是活路!”如果好好經營這個地方,今後或許能夠派上用場。“啊,真是好地方,和山頂洞差不多!”楊鵬不知高低,胡亂叫了一聲,然後爬到山上,讓劉智亮等人吃了一驚。

 楊鵬沒有過多說話,而是直接下達命令:“段志賢,你回去之後,帶上你們班立即想辦法出去購買幾掛大車,然後在後天晚上到達預定的伏擊地點。劉智亮,你馬上返回密營,讓炊事班準備五天干糧。在後天夜裡,把另外兩個戰鬥小隊都帶到我們確定的動手地點。記住,這個地方暫時只能我們四個人知道,明白沒有?”

 因為準備的時間只有一天,時間已經非常緊張。段志賢和劉智亮接到命令之後,把自己身上的乾糧全部留下,然後就飛速離去。“你們兩個人跟我來,下面的入口需要清理一下。”白書傑在前頭帶路,一直下到溝底。所謂情理,也就是把溝裡的大石頭挪開,整理出來一條臨時小路。至於其他的東西,一律維持原貌。

 晚上在山洞裡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白天,白書傑三個人把附近的所有環境都踏勘了一遍,終於找到了一條撤退路線。第三天一大早,三個人動身趕往會合地點,也考察運輸隊的運行規律。

 從瀛洲方向過來的運輸隊,經過預定的動手地點,大概是下午五點鐘左右,已經到了傍晚時分。楊鵬目測了一下,馬車上坡的時候,速度也就每小時五公里左右,爬上去非常簡單。關鍵點就是兩個:一個是如何儘快完成車皮脫鉤,這個脫鉤動作,必須在馬車下坡的一瞬間,利用最後的馬車皮突然的慣性來完成。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控制最後馬車你的契丹人,當然,最好是不用驚動他們。讓他們到達終點站以後,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晚上九點多鐘,兩路人馬全部到齊,段志賢竟然弄到了八掛大車,牲口齊全。強弩組留在密營加強防禦,隨時準備打擊報復性的契丹人。“兄弟們就地隱蔽起來,副隊長以上都過來開會。”楊鵬低喝一聲,張翔、戰金國、程世傑、張巖、段志賢、劉智亮頓時圍到他身邊。

 “對於明天的行動,我現在做最後一次部署。”楊鵬開門見山:“我對運輸隊的結構比較熟悉,就由我負責把最後的運輸隊和前面的運輸隊進行脫離,因為我們人手太少太多的物資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大的麻煩,還有就是我們的力量太小經不起契丹軍隊的圍剿。程世傑和段志賢身手不錯,你們兩人和我一起上車,負責監視最後一倆馬車裡的契丹軍人。”

 “其他人由張翔統一指揮,到下面下坡的盡頭五百米隱蔽起來,做好戰鬥準備。大車裝好以後,劉智亮帶一掛大車和大部隊立即往密營方向撤退。剩下的大車由我們幾個人趕到白雲頂藏起來。”

 楊鵬兩世為人,自然知道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管理學有一句名言:“一個好的管理者,首先就必須是一個好老師!”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天才,都是經過不斷培養和磨練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作為領導者的言傳身教就至關重要。

 所謂“百藝好學,一竅難得。”楊鵬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現場教學,讓身邊的這些混蛋儘快成長起來,然後才能獨當一面替自己分憂。

 經過這一通講解,張翔、戰金國、程世傑、張巖、段志賢、劉智亮和史連城這個小傢伙,自然聽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在心底暗暗誇獎:“沒想到打仗還有這麼多彎彎繞,我們大哥真有學問!”

 一直忙到後半夜,楊鵬覺得差不多了,這才帶領幾個傢伙返回到埋伏地點休息。眾人都是一連辛苦了四五天,自然倒地就睡,轉眼就是第二天中午時分。潛伏,楊鵬的這隻小隊伍早就訓練過不止一次。但是,長時間的戰場潛伏,對於所有人都是第一次。

 所謂伏擊戰,講究的就是“戰鬥爆發的突然性”。伏擊戰取得勝利的最關鍵的一條,就是成功的潛伏!潛伏成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具有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這就需要鍛鍊。“把屎尿憋在褲襠裡!”這就一句話的事兒,真要做起來,並且做到位,那可是一件難事。你越是不讓上廁所,眾人都會條件反射地感覺到尿意,而且還顯得很急迫!哼,不信你就試試看,保證不到三小時你就全身不得勁!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四點鐘的樣子,白書傑、程世傑、段志賢終於出動。因為他們上車的地點,也就是大路上坡的起點,距離潛伏的地方還有數百米。楊鵬三人剛剛到達預定位置,大地就開始震動,大量的運輸隊即將準時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