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三十四章。天波楊府。

 王欽乃伏於帝前請死。真宗曰:“八王先君愛臣,朕且讓之,何況於汝。今後凡事但宜避之。”王欽頓首辭去。歸至樞密府中,深恨八王,欲思報怨之計。乃修下密書一封,遣心腹人,漏夜送入幽州見蕭後,奏道:“宋朝太宗晏駕,新王即位,朝中無甚良將。若發遣人馬入寇,則中原可圖。”蕭後得奏,與群臣商議。蕭天佑奏曰:“耶律休哥屯兵雲州,屢請舉兵伐宋。既宋朝遇喪,正宜乘其無備,一舉可以成功。”道聲未罷,捲簾將軍土金秀出班奏曰:“宋君善能用人,邊庭帥臣,皆是雄虎之將。王欽所言,未見的實。若即舉兵南下,難定輸贏。臣有一計,能使宋朝獻納山後九州之地,與陛下掌管,不勞興軍眾也。”後曰:“卿有何計?”金秀曰:“陛下今可遣人資書一道,與宋朝通知:臣與麻哩招吉、麻哩慶吉部五千騎,於河東界,約與宋人比試。臣之箭法天下無雙,招吉善槍,慶吉善刀。若宋朝知此消息,定選一武藝出眾者,來與臣等放對。果是臣之對手,則遲數年征伐;如對臣等不過,則知宋朝無人,那時陛下御駕親征,直抵汴京,來之江山不難奪矣。”蕭後聞奏大悅,即遣使臣齎書,徑赴汴京,進上真宗。書曰:

 幽州君後蕭,書奉大宋皇帝陛下:茲者孤聞貴朝有喪事,未及弔慰,負罪負罪!近因通好之議,自古為美。往年兵革不息,民遭荼毒,孤甚憫焉。今特遣駕下小臣二員,於晉陽分界,與宋之君臣會獵一番;且講息兵之由,早定封疆,庶免邊釁日生,軍士震駭。

 千載之遇,惟國君留意焉。

 真宗得書,與群臣商議。寇準奏曰:“觀蕭後來書,詞倨氣傲,多是邀陛下觀兵之意。逆料北之來將,不過試刀箭而已。堂堂中國,豈無敵手哉?須下聖旨,選有文武充足者,與之會獵。”真宗曰:“先輩良將,已皆老邁。惟楊業父子,尚有楊郡馬在,先帝曾遣使於鄭州調回,至今未見消息。其他帥臣恐不能勝來將也。”準又奏曰:“陛下當再遣使於鄭州徵取。”帝允奏,仍遣中官齎敕旨,徑詣鄭州尋訪,不知下落。鄭州太守因言:“先帝曾赦取回朝去了。”中官只得覆命,奏知真宗。

 真宗憂悶累日。八王奏曰:“臣往無佞府察探動靜如何?”帝曰:“此係緊關大事,兄宜用心體探。”八王即日出朝,來到無佞府,見令婆與太郡夫人,訪問楊郡馬消息。

 前面的家丁前來報到說“老太君,八王爺到了門口,”老太君說道“大家先不要看了,和我一起去迎接八王爺,快點,你們把這些禮物都送到庫房再說,”還沒有說完,八王爺已經到了正堂門口,看著大家在看各種禮物,也跟著過來湊熱鬧。佘老太君說道“八王爺來了,老身這項有禮了,”楊家的各個媳婦也給八王爺見禮。八王爺說道“老太君不要見怪,我就是突然到訪,不到之處請老太君諒解,這是誰送的禮物啊,我看看。”

 佘老太君無奈的搖搖頭,心裡在想,楊鵬的天京城是瞞不住了,誒。

 八王爺先看看那些鹽,說道“這個是什麼鹽,怎麼那麼細,那麼白,這些鹽我都沒有見過,哇,就是皇宮裡也沒有這麼好的鹽,真的是好鹽,這樣的鹽是哪裡產的,我怎麼不知道,真的是好鹽,”接著又拿起一把刀來看,把刀抽出來一看,說道“這個世上還有這樣的寶刀,哇,還有那麼多的寶刀,”八王爺拿著刀,一把一把的看著,老太君這是誰送你這樣的大禮呀,怎麼樣都要分我一點。

 佘老太君苦笑著說道,是我那個青兒妹子的徒弟送來的禮物,“八王爺你也知道,自從七郎死後,青兒就離家出走,在北方那裡出家了,前幾年她收了一個關門弟子,這個徒弟也是不錯,現在混得還不錯,青兒念著老身就派他的徒弟過來看看老身,今天剛到,”八王爺說道“林青兒的徒弟,這裡都是林青兒的徒弟送來的禮物,就這樣的刀沒有五千倆銀子肯定是買不到的。沒有想到一送就是這麼多把,這裡的刀就值幾十萬倆銀子,林青兒的徒弟也太有錢啊,那個林青兒的徒弟叫什麼名字。”

 佘老太君說道“青兒的徒弟叫楊鵬,在滄州哪裡待著,好像離滄州不遠,”八王爺說道“不可能啊!滄州有頭有臉的人我都知道,再說滄州都窮的要命就是整個滄州城也不值這幾十把刀值錢,還有就是楊鵬,滄州好像也沒有這樣的人啊,我前年還在滄州呆了幾天,也沒有聽說過有楊鵬這樣的人物,”

 佘老太君本來不想把楊鵬的事情說出來,佘老太君感覺楊鵬這幫人根本就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就是因為七郎的原因,現在給八王爺逼的沒有辦法,佘老太君想想算了,就算我對不起楊鵬這個好孩子了,再說也有可能朝廷也封個官給楊鵬,說不定壞事變成好事也說不定,咬咬牙還是說給八王爺聽,走一步算一步再說。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