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六十 九章,汴京風坡。

 十二式槍法,化作了三十六種變化。

 ……

 第三遍,槍法生出了七十二種變化。

 ……

 第四遍,槍法生出了一百零八種變化。

 ……

 第五遍,槍法生出了二百四十種變化。

 ……

 第六遍,三百六十種變化。

 ……

 “六合軍戰槍,共有十二式,每一式有三十種變化。十二式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楊延昭一邊盯著楊德政練槍,一邊從旁指點。楊德政手握虎頭烏金槍,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在練習。“黑虎開山,這一式講究用力剛猛,卻要留有餘地。你一味剛猛,不留一點餘地。不合格,重來……”楊延昭態度很嚴厲,要求很苛刻。他要求楊德政務必把每一式槍法練習到分毫不差,剛柔力道轉換要一氣呵成。

 楊德政在楊延昭指點和訓斥下,十二式槍法練習的有模有樣的。楊延昭瞧著楊德政已經能夠按照他的要求,完成十二式槍法。他就開口繼續說道:“六合軍戰槍,大致上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你必須的融會貫通,一氣呵成的練習通透十二式槍法,並能靈活的運用於實戰。第二重境界,是在第一重境界的基礎上,開始衍生槍法的變化,十二化三十六,三十六化一百零八,一百零八化二百四十,二百四十化三百六十……槍法練習到這一重境界,已經算是大成了。”

 楊德政疑惑,“第三重境界呢?”楊延昭聞言,橫了楊德政一眼,“好高騖遠,你爹我習槍三十年,勉強才達到了二百四十化三百六十的地步……”楊德政皺眉,若有所思,“爹,第三重境界,應該是三百六十化二百四十,二百四十化一百零八,一百零八化三十六,三十六化十二吧?”

 楊延昭一愣,愕然道:“沒想到你在武理這方面這麼有悟性……既然你已經猜到了,爹也就不瞞你了。確實如你所說,槍法大成以後,化繁為簡,從三百六十種變化中,歸納整合出新的十二式槍法。走到這一步,才算得上槍法真正練習到了巔峰。

 槍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適合他的槍法也就不同。唯有以十二式槍法為根基,演練變化,最終整合歸一,推演出屬於自己獨有的槍術,才算得上真正的達到槍法的巔峰。這也是先祖創出的十二式槍法的真正的精妙所在。”楊延嗣之所以能夠猜出第三重境界的本意,就是因為他發覺,楊家六合軍戰槍的三重境界,和人生的三重境界,略有相似之處。

 楊延昭剛才的一番話,也證實了楊德政心中的猜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由簡入繁,化繁為簡。世間很多東西,似乎都遵循著這一條道理。……

 楊延昭盡心傳授,楊德政耐心學習。轉眼,一個下午時間已經過去了。當月亮門前響起“六合軍戰槍,共有十二式,每一式有三十種變化。十二式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

 家傳的武藝,是每一個將門立世的根本之一。在傳授武藝的時候,非同宗同族者,不得觀摩,不得偷學。柴熙春雖說已經是楊家的人了,可惜她仍舊沒有觀摩和學習的資格,因為她不姓楊。楊延昭停止了傳授武藝,對著月亮門口的軍卒吩咐了一聲,軍卒們才放了柴熙春進門。柴熙春今門後,瞧見了楊延昭和楊德政父子持槍而立,略微一愣。她也是將門出身,只需要掃一眼,就明白了剛才父子二人到底在做什麼。

 高處俊的事情,已經讓楊延昭感覺到了楊德政地位的不同了。平日裡,在楊延昭眼裡需要禮讓三分的勳貴們,在楊德政眼裡卻成了可以肆意彈劾的對象。由此可見,楊德政如今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已經隱隱超過了楊延昭。楊延昭心中有些欣喜,也有些心酸。

 欣喜的是,他的決定是對的,他極力的支持楊德政考科舉,做文官。如今楊德政不僅成為了文官,還擔任著左補闕這種清貴的官兒,在朝堂上也有話語權。楊延昭戍邊多年,吃夠了文官們的苦頭。

 眼下家中也出了一位文官,他覺得自己以後戍邊在外,也算有了一個照應,不用再吃那麼的悶虧和苦頭。心酸的是,他征戰多年,到頭來,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還不如自己這個剛出仕途的兒子有威懾力。心中情緒的矛盾,導致了楊延昭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楊德政。索性,他除了指點楊德政武功外,儘量避免太多獨處。

 免得天長日久之下,在楊德政面前喪失了做爹的威嚴。楊延昭的心情楊德政大致能猜出一些。不過,他也沒辦法去竭力照顧楊延昭的情緒。他必須要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從而取代楊延昭,成為楊府真正的決策人。

 收起了虎頭烏金槍,楊德政簡單的洗漱了一番。唯有成為楊府真正的決策人。他才能把楊家的人,從死亡邊緣牽引回來,把楊家打造成鐵桶一般。已經吩咐廚房的廚娘做了一桌美味的膳食。習練武藝,對身體消耗極大,同時隨著武藝的增長,身體所需要攝入的能量也就越多。

 楊德政的飯量也隨之逐漸增長。滿滿當當四大碗飯菜下肚,楊德政還只覺得吃到了八成飽。

 一夜無話。次日,一大早,天朦朦亮的時候,楊德政已經起床了。今日他要去拜訪石家,所以昨日已經請過假了,不用上朝。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