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 作品

第四百一十六章 書卷作刀平亂世

 直到行過一處寺廟時,他扯動韁繩的同時,翻身下馬看去。

 寺廟的匾額上,寫就“文德廟”三字。

 看著那三字的筆鋒,就像是被人用刀劍揮斬而出,絕不是尋常毛筆能夠寫成的。

 柳凡情注視了許久,始終沒有進入寺廟的想法,直至最後他看向了西城門的位置,便繼續向前行路。

 自從他北上之後,就聽到了一些民間傳言。

 都說這文德廟建成之前,赤陽關內就已經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師了。

 那位大師雖不常言語,但如若讓他遇到有人行歹事,他定會大打出手!

 屆時不論那些惡痞有多少人,都會被那位大師全數打趴在地,再無一人有還手之力。

 善事行的多了,關內百姓都挺愛戴這個不善言辭的大師的,那些為非作歹之人,也都會心生畏懼,不敢在關內胡作非為。

 可是好景不長,去年忽然有匪寇侵襲赤陽關,那位大師就隻身一人出關,準備與那些匪寇好生說道一番佛法。

 但大師的佛法,不就是他掌中的禪杖,心中的善意嘛?

 等到玄天軍馳援赤陽關時,大師已然圓寂赤陽關外...

 再後來,赤陽關內就建起了這麼一座文德廟。

 等到柳凡情行至城門時,立即有兩名全身黑甲的兵卒將他攔了下來。

 其中一人出聲問道:“來者何人?可有出關文書?還有為何出關?”

 柳凡情應聲答道:“小子家住原州...因科考一事久居中原,對於漠北一地風俗甚是嚮往,便想御馬前來一觀!”

 他說著將手中出關文書向前一遞,順便從袖中還摸出了些許銀錢。

 誰料,那黑甲兵卒只是接過出關文書,根本沒有理會他那點小伎倆。

 在兵卒仔細查驗過後,才將文書交還於柳凡情手中。

 “這些東西...出了關就更沒用了,要是不想死在外邊,哪裡來回哪去!”

 對於眼前黑甲兵卒的“勸解”,柳凡情只是拱手向其行了一禮。

 他出聲道:“多謝官爺的好意,但心中念想已久,不得不去!”

 負責守城的兵卒無奈地搖了搖頭,整個人向後退了兩步,任由面前的書生郎自行出關。

 等到柳凡情牽馬出關以後,這位黑甲兵卒還是忍不住發了一句牢騷。

 “這些個讀書人的腦子裡,怕不是一團漿糊吧...為了搗鼓些詩篇,連命都不要了...”

 兵卒的嗓門極大,柳凡情已經行出了一段距離,依舊能夠聽到他的聲音。

 這些只有關外才能看到的玄天軍將士,倒是跟關內那些不一樣...

 想到這些,柳凡情心中的信念更加堅定,他必須要走遍整個漠北,尋到那焚骨山後,與那三山共主言說一番心中所想!

 在他眼中,此刻的炎陽王朝已是存亡危難之際...

 再過些時日,內患恐將爆發,到了那時人心不定,誰可平亂!

 既然今時今日,還沒有人察覺到紛亂之兆,便由他做那驅虎吞狼之人。

 就算是讀書人,也可以手中書卷作刀,平亂世!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