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千鈞 作品

第 92 章 顧譽深為了避嫌,...


不管是哪一個部門,需要的都是能寫會算的,算術要是學得不好可不行。

這一場可以說是謝瑱的主場,他有把握在這一場表現的很好,甚至說不定能夠靠著這一場,把他會試的成績往上提一提。

因為第二場到了謝瑱擅長的考題,謝瑱做題的狀態就要比第一場更好,整個人的心情也跟著好了不少。

相較於謝瑱這邊的好心情,陳友席那邊就不怎麼好了。他在算術上面一直不算優秀,他知道算術也是必考項目,卻沒有想到會佔比這麼大。

像是之前在鄉試時,算術題也就那麼幾題。他以為會試這樣重要的考試,算術題的佔比不會太大的。

結果沒有想到,因為

他不瞭解京城的情況,不知道今年大力擴招戶部的人,所以第二場的算術題才會這樣多。

7想看謝千鈞寫的《貌美主角懷了我的崽》第 92 章 顧譽深為了避嫌,...嗎?請記住<a href=".co.co)(com)</p>

如今後知後覺的知道了,也為時已晚了。

畢竟算術不擅長就是不擅長,它與其他的類型的考題還是不大一樣的,不是通過努力就能夠輕鬆提高的。

就跟後世的數學一樣,數學不會那是真的不會。歷史,政治什麼的,就算不會也能夠隨意胡謅幾句,數學是真的沒辦法胡謅。

第二場謝瑱考的好,很有信心,出來的時候就比較早。

這一次進去三天,頭兩天都是陰天,到第三天才開始下雨。

第二場開考的時候,就少了不少的考生。結果沒有想到,第三天又下雨了,估計又要有不少考生生病了。

其實沒有必要非要二月考的,可以稍微往後面挪一個月,三月考會試,四月考殿試,對於考生來說還能好接受一點。

正如謝瑱預料的那般,因為天氣不怎麼好,又有不少考生病倒了。

第一場考試的時候,一共將近五千人參加考試。到了第二場少了二百多人,到了第三場又少了將近一百人。

這些都是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的考生,碰上比較惡劣的天氣就率先倒下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身體好,或者是還能撐下去的考生,還在堅持著參加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主要考得是策問,散文,詩賦,以及兩篇四書。

這一次的考試題目不算很多,考試的題目難度卻不小。光是那道詩賦題的破題,就能夠難住不少的考生了。

謝瑱是最後才做詩賦與策問的,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他才注意到這兩題的難度有點高。

不過好在,他還有一天半的時間,足夠他慢慢研究慢慢答題了。

最後一場,天氣要比之前好了很多。雖然大部分的時間依舊是陰天,不過天氣已經有轉晴的跡象了。

謝瑱在策問一題上耗費了不少時間,這一次的策問主要是講君臣關係。他在答題的時候,整張卷面上都是君臣之道,把對君王的恭敬寫得滿滿當當。

然而他的內心卻不是這樣想的,他不怎麼看好現在的老皇帝,所以他註定不是保皇派的。

他也不喜歡太子,太子生性弒殺,且猜忌之心頗重。

這樣的天子,是不會允許權臣當政的。謝瑱想要在朝堂有很大的話語權,以對方的性格絕對不會允許,說不定還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除去太子,剩下的還有二皇子……不對,去年的時候二皇子,三皇子都已經封王了,如今要叫他們二王爺與三王爺。

二王爺是四皇子的哥哥,兩個人都是一個母妃所生。他們的外祖一家是清流,是不大希望他們爭奪皇位的。

小說裡面,四皇子聽從了母妃的教導,一輩子當了一個閒散的王爺。

但是他的哥哥卻不是一個安分的,後來帶著另一位皇子想要奪太子的皇位,卻被太子與主角攻蘇毅暘殺死在了半路上。

蘇毅暘是保皇派,效忠當今的皇帝。太子是正經皇儲,那保皇派肯定也要保太子。

謝瑱首先就排除了太子,加上他對蘇毅暘有奪夫之恨,又是一個文臣一個武將的,他們就真的註定水火不容了。

如今對於謝瑱比較好用的,那就是二王爺與三王爺。

老二是小說裡蓋棺定論了會奪位的,雖然結果他失敗了,卻實實在在動手過。

加上他失敗過,就證明他的本事不大,以後掌控起來比

較容易。

然後就是老三,老三脾氣不好,還好色,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還不如四皇子好用。

但是老三好就好在,他有個很強的母族幫忙,且是個浮於表面的人。

脾氣不好,好色什麼的,其實只要掌握好了分寸,掌控起來還是很好控制的。

這兩個不管哪一個,對於謝瑱往上爬都很好用。如果這兩條路都走不通,他也可以走四皇子這一條。

只是這一條,不如前面兩條好走,四皇子也沒有看起來那樣好“欺負”。

謝瑱就有點擔心,以後他幫助對方奪位之後,對方會來一個過河拆橋。

本來謝瑱對於此次的會試沒有太大把握的,但是由於第二場的考試給了他不少自信,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他也許能夠考過。

就算不上正榜,上個副榜,那他也是貢士了。

貢士可以去國子監,也可以授官,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他都能夠接觸到很多達官貴族,對於他以後的前程會有很大幫助。

其實科舉完全沒有普通讀書人想的那樣簡單,因為古代的書籍大多數是人工抄寫的,紙墨筆硯更是一種昂貴的消耗品。所以大多數的珍貴書籍,就掌控在了世家大族手裡。

書掌控在世族大家手裡,通俗一點來說,文化就掌握在世家手裡。

文化掌握在世家手裡,那朝堂裡的官員也都是他們的人。

自古以來,都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朝堂上世家的人太多,對於掌控權利的皇帝就會產生威脅。

為了讓朝堂不會淪為某些世家的一言堂,也是為了平衡整個國家的權利與安穩,很多皇帝除了自己應有的保皇派,還會特意扶持寒門子弟進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