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58 章 明君昏君對照組


第58章明君昏君對照組

在劉邦西進滅秦時,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即主將,項羽、范增為副將,援救項梁。

雖項羽和范增都為副將,但范增為項梁家臣,事事以項羽命令為主,所以在軍中的實際地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

楚懷王雖為項梁擁立,但並不甘心成為項梁的附庸。

項梁大概也真的對楚國很有感情,給了楚懷王許多便利。楚懷王身邊有許多為他出謀劃策的楚國舊貴後裔。

項梁被圍困,楚懷王積極地營救項梁,也趁機拿到了更大的權力。

他以項羽經驗不足為藉口,任命宋義為上將軍,分走了項家部分兵權;又給陳勝的繼任者呂臣升官,連呂臣的父親呂青也被任命為楚國令尹,即相國,作為交換,收走了呂臣的兵權。

從此,楚懷王有了可調動的軍隊。

其餘投奔楚懷王的將領,如英布等人,其麾下兵將都有部分調動。這些人都表示出臣服楚懷王的態度,服從楚懷王的指揮。

楚懷王借救援項梁一事,展現出他並非無能昏庸,不是一個傀儡諸侯王的形象。

所有投奔楚懷王的將領,唯獨武安侯劉邦麾下軍隊絲毫未動。

楚懷王讓劉邦自將其兵,除了給劉邦提供了部分糧草、軍備支援,他還正式確定了劉邦對碭郡和部分泗水郡的統治地位,對劉邦拉攏之意溢於言表。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劉邦定是楚懷王在滅秦之後,所分封的第一個諸侯王。

楚懷王的手段不能說不高明。

即使項梁被救回來,項家也不復以往對諸侯的統治地位。

而楚懷王對救項梁也非常積極。

項梁對楚懷王有擁立之功。楚懷王為了大義名聲,就需要對項梁有救命之恩。

因此宋義離開時,楚懷王千叮囑萬囑咐,此戰勝敗無所謂,救項梁才是重中之重。

宋義此人,熟讀兵書,較有遠見,明白楚懷王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他給楚懷王立下軍令狀,保證一定會迅速出兵,救回武信君項梁。

領兵出發後,宋義便命令將士不眠不休急行軍,並派人突圍進入城中,約項梁共同出戰。

既然以項梁的安危為主,宋義便不顧自己這方死傷了。

他要與秦軍硬拼,逼秦軍露出破綻,讓項梁突圍。只要項梁突圍,之後戰鬥是勝是敗都無所謂。

這裡是楚國故地,因十幾年前的秦楚大戰,之後又有很重的徭役,連曾經的田地都已經長滿了小樹。山上更是密林叢生。

宋義麾下多為楚人,對當地氣候和地形都很熟悉。

他堅信自己哪怕戰敗,也能從容保留大部分實力退走。

項羽卻十分反對。

在項羽看來,現在天氣溼冷,將士急行軍十分困難,兵卒叫苦不堪。此時宋義不僅不安撫兵卒,還試圖讓兵卒硬衝秦兵,楚兵定會死傷慘重。

楚兵本土作戰,無論糧食還是天時地利都比秦軍更強。這時候該以逸待勞,保留士氣,並繞道切斷秦軍糧道,再與秦軍正面交戰。

若按照自己的戰術,此戰必勝。

項羽向宋義據理力爭。

宋義搖頭:“論用兵,我可能不如將軍;但論遠略,你不如我。對楚國而言,武信君值得用現在所有的將士去換。再者,我會命令其他諸侯先攻打秦軍,項小將軍不必擔心楚兵會折損太多。”

宋義與范增一樣,都是投奔項梁,而非楚懷王。項梁還未死,宋義以為自己和項家還很親近,所以對項羽說話較為直白,沒有藏著自己陰暗的小心思。

本作者木蘭竹提醒您最全的《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盡在[筆趣閣小#說],域名[(.co)(com)

在宋義看來,秦已經快自滅,現在與秦軍這一戰是勝是敗都是小事。

他著眼的是滅秦之後。

大秦未滅時,諸侯皆臣服楚懷王。但秦已滅,這些諸侯至少有一半都會與楚國為敵。

陳勝死後,項梁和劉邦就是繼任大義者。項梁擁立楚懷王,劉邦投奔之,項梁地位又在劉邦之上。

對之後的逐鹿天下而言,大義名分非常重要。

項梁活著,大義就穩穩地站在楚國這邊。

所以宋義不在乎一戰勝負,只要項梁活著就好。削弱其他不省心的諸侯,更是意外之喜。

項羽見宋義居然是奔著失敗去的,十分憤怒。

明明可以獲勝,卻因一些陰暗的小心思明知有坑,還故意去踩,項羽深深厭惡宋義的人品。

項羽心中本就生出怒氣,宋義之後的做法,更讓他怒不可遏。

宋義擔憂項羽衝動,居然傳令全軍,武信君危在旦夕,全軍必須咬緊牙關迅速趕到戰場,不可畏難,違令者斬。

傳令後,他又讓項羽卸甲反省,讓兒子宋襄暫代項羽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