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64 章 是年曰漢王元年


第64章是年曰漢王元年

劉盈樂呵呵地騎著小毛驢攀山越嶺,進入漢中。

劉邦帶著一幫老弱,也跟著項羽來到了戲水之濱。

楚懷王的使臣帶著楚懷王的詔書到達。楚懷王並不認為項羽燒了咸陽宮就叫“先平關中”,仍舊堅持之前許諾,將秦地分封給劉邦。

項羽接到詔書,便就地停留,宣佈在戲水之濱指著戲水發誓,幫楚懷王把諸侯分封了。

楚懷王的使臣嘆了口氣,無可奈何。

亂世之中,誰拳頭大,誰就有話語權。

項羽是如今最能打的人,諸侯都聽從他的安排。

這便是歷史中著名的“戲下之盟”。

即使劉邦早就有心理準備,項羽只把巴蜀封給他,要把他關在大山環繞之中時,劉邦還是氣得差點破罐子破摔,舉兵攻打項羽。

張良勸說劉邦:“沛公在這裡起兵攻擊項羽,難道讓盈兒領兵援救?”

劉邦冷靜下來,罵了幾句不知道逆子在咸陽鼓弄什麼,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肯定在幹壞事後,就不再提攻打項羽的事。

見劉邦冷靜下來,張良繼續按照之前既定的策略行事。

劉邦和一眾謀士之前便已猜測,如果項羽毀約,恐怕是要把劉邦趕入巴蜀。

當初楚懷王承諾將三秦舊地封給劉邦,項羽雖想毀約,又好臉面,一定會找藉口。

巴蜀正好是秦國舊地,又地形閉塞。如果項羽足夠無恥,劉邦大概會被封為蜀王了。

如果這樣,他們必須把出蜀的門扉——漢中拿下。

張良拿著重金賄賂項伯等項氏族人。酈食其也拿著重金在其他諸侯那裡引發輿論。

項將軍肯定會趕走楚懷王,自立為楚王。他已經羞辱了劉邦一次,劉邦已經對他表現得足夠恭順。如果分封時項羽對劉邦太過苛刻,他又要趕走楚懷王,兩件事都失了大義,恐怕諸侯心裡會有怨詞。

項羽聽後,想到劉邦是個膽小的人,便同意了將漢中給劉邦。

雖然劉邦狗急跳牆也只會被他輕易擊敗,項羽並不懼劉邦惱羞成怒,但現在殺了楚懷王才是正事,他便大度安撫劉邦了。

劉邦果然一點骨氣都沒有。原本他聽說自己只有巴蜀的時候,常常獨自抹眼淚。聽聞他還能擁有關中,又喜極而泣,給項羽和其身邊重臣贈送了重禮。

項羽對身邊人道:“劉邦果然貪財。他現在能拿出這麼多財物,想來是在咸陽宮搜刮了不少好東西。”

身邊人點頭稱是。

只有范增不肯收劉邦的禮物。

不過范增沒有勸項羽別把漢中封給劉邦。漢中那一小塊地也在大山環繞之中。給劉邦一塊小小的地,免除名聲上的損失,范增也以為很划算。

搞定劉邦後,項羽對其他諸侯就可以隨意亂封了。

項羽是一個很公平的將軍。他封諸侯,全按照跟隨自己作戰時的戰功來行賞。

此時自立為王的諸侯有兩種,一種是英布等揭竿而起的庶民,一種是被擁立的六國舊宗室。

項羽召集諸侯的時候,諸侯都派來了軍隊協同項羽作戰。

如英布等自己起兵的諸侯,都是自己領兵;被擁立的六國舊宗室,則大多是派將領來參與會戰。

項羽只按照戰功分封,可不管將領原本代表的是誰的勢力。

領兵打仗的將領統統封王封侯;沒有親自領兵的諸侯大多被

剝奪了諸侯王的稱號,其領地分割給手下將領。

那些沒有領兵的諸侯王依據項羽的喜好,有的得了一小塊地,雖換了個封號,也算還是諸侯王,比如趙王歇被遷為代王,燕王韓廣被遷為遼東王,齊王田巿被遷為膠東王等。

有些諸侯王直接被項羽剝奪了諸侯的稱號,如倒黴蛋韓王成。

韓王成納悶。自己哪裡沒有軍功了?自己不是和劉邦一起攻打秦軍,拿回了韓國故地嗎?

項羽以韓國故地本就是韓國的為由,堅稱韓王成沒有軍功。

韓王成還想據理力爭,被相國韓王孫信阻止:“項羽忌憚沛公,又嫉妒沛公平定三秦之功,是以遷怒大王。大王越有道理,項羽就會越惱怒,將來恐怕會對大王不利。”

韓王成這才委屈地忍耐下來。

好歹他現在也是個侯。將來項羽放他回封地時,他再去投奔沛公,把韓國故地再打下來一次得了。

把自己認為沒有戰功的諸侯王全部拆分,項羽仍舊不太滿意。

有戰功的諸侯王如果按照他們打下的地來分封,就顯得勢力過於龐大,不好管理。

於是項羽以那些自己帶兵的諸侯王的將領也有功勞,也需要封賞為由,統統封王。已經拆封的諸侯國,也多選了幾個有戰功的將領,或者其位高權重的高官,多多封王。

比如趙國的相國張耳被封常山王,趙將司馬卬也被封殷王,連沒有戰功的趙國成安君陳餘也得到三個縣的封地。

於是分封現場很快氣氛就變得異常尷尬。

君臣地位顛倒,同僚身份迥異,原本和樂融融的營地四處都有火星子迸發。

項羽和麾下重臣都對這種氣氛很滿意。

他們要的就是這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如果諸侯地位穩固了,就不會理睬項羽這個霸主。

分封了諸侯,項羽就要給自己攬地盤了。

衣錦一定還鄉,不能錦衣夜行。

項羽便以彭城為都城,將楚國以西,中原最繁榮的九個郡定為自己的領土。

劉邦看見項羽劃的地盤就心梗,因為他原本的地盤碭郡、泗水郡,就在項羽領土的九個郡中。

想著劉盈從滎陽帶回沛豐的幾萬人,想著自己帶著將士在沛豐開墾的田地,想著沛豐積攢的那麼多糧食,劉邦心在滴血。

他和下屬的家人都還在沛豐呢!

劉邦不敢請求項羽,把自己的家屬遷徙到漢地。他擔心自己一開口,項羽反而會挾持自己的家屬入彭城。

他便假裝不在意家屬,領兵回漢地。

張良沒有跟隨劉邦離開,留在了韓王成的身邊。

張良勸劉邦燒掉入漢中的棧道,劉邦也勸張良道:“若想保住韓成,就讓韓成多罵我幾句,或許項羽能放韓成回封地。”

劉邦讓韓成罵他,張良想笑,嘴角卻難以上彎。

他垂眸道:“我知曉。漢王保重。”

劉邦道:“如果你沒能保住韓成,就趕緊來尋我。盈兒很想念你。”

張良這才笑出來。他微笑道:“他如何想念我?想著怎麼惹我生氣?”

劉邦大笑:“他就是喜歡四處惹人生氣。盈兒向我抱怨,就你生氣次數最少,十分不服氣。”

見張良心情輕鬆不少,劉邦才鬆了口氣,放心離去。

張良身體不好。他擔心張良鬱結於心,下一次就見不到面了。

目送劉邦遠去,張良神情很是不捨。

他發現,自己心中

冒出的一個又一個關於未來的計謀,竟然都是幫助漢王出漢中。

明明韓王成的處境比劉邦危險多了,他竟然少有想到韓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