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上朝 作品

第 34 章 囤貨(二)


第34章囤貨(二)

趙大山花錢買糧為何一點都不猶豫,因為他知道現在不買,以後只會更貴。

慶州府很大,大到廣平縣都只能算是中縣,上面還有上縣,底下還有下縣。而潼江鎮作為廣平縣下轄的一個鎮子,目前糧價和鹽價還算不得瘋漲,只因外頭那股亂象妖風還沒有徹底刮過來。

他得趕在糧價和鹽價瘋漲前,把手頭的銀子全換成未來需要的東西。

這大概就是那啥信息差吧。

好比鎮上的人永遠比村裡人的人先知道大戶人家要招工幹活兒,這就是提前得知消息的好處,機會更多。

一斤鹽約莫能吃一個月,他們之前在府城買了十斤,家裡還有一些,大概能吃個一年左右。這次趙大山直接買了五十斤,花了近三兩銀子。

把粗鹽放進揹簍,接著又去買糖。

糖是娘特意交代的,尤其是紅糖,紅糖煮雞蛋吃了補氣血,農戶人家沒啥珍貴藥材,就指望這些貴价、但又買得起的東西滋補自身。尤其婦人家生產,若是中途沒了力氣,吃上一碗紅糖水煮蛋,在關鍵時候說不定能救命。

王氏想到家中三個兒媳,她們都還年輕,指不定日後還要生,家裡得備些紅糖。尤其是老三媳婦,都說婦人家生產後月事就不再折騰人,老三媳婦比她兩個嫂子身子差些,每個月那兩日疼得只能臥床休息,臉白手抖,看著都嚇人。

他們家一直沒缺過紅糖,就屬孫氏吃得最多,月月都要喝上兩碗身子才能舒坦幾分。

紅糖價貴,一斤就要兩百四十文,白糖更不提,那是富貴人家才能吃得起的,賣價都是按一兩銀子往上計算。

趙大山買了二十多斤,叫夥計湊了個整數,共計五兩銀子。

大頭的買了,趙大山花錢也沒個計算,看小妹眼巴巴在一旁瞅著,就叫夥計稱了好幾種品類的點心,還買了飴糖,這裡零零總總又花了二兩銀子。

付了錢,把東西全放進在揹簍裡,趙大山招呼捏著塊飴糖舔來舔去的趙小寶離開了點心鋪。

緊接著,他們又去肉鋪買了半扇豬肉,沒錯,是半扇。用鐵鉤吊著的半扇豬肉,連帶著兩條豬腿,半個豬頭,花了近二兩銀子。

一頭豬若是伺候的好,到年尾能有個二百來斤,屠夫來村裡收豬,一頭二百斤左右的肥豬能賣三兩銀子左右。而一頭豬殺了,除開豬下水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大概只得一百五到一百六左右的肉,鎮上肉鋪豬肉二十五文一斤,每個部位賣價不同,約莫有個三五文的浮動,算下來屠戶收一頭豬隻賺一兩左右,少些只有八、九錢。

自家有鋪子還罷,租的鋪子除掉租金還要少些,所以聽著屠夫整日和豬肉打交道,家裡不缺油水,其實也就是賺個辛苦錢。

老百姓的日子都相差不到哪裡去。

當然,屠戶的日子還是比他們泥腿子好過,起碼不缺豬下水吃,剔得光禿禿的大骨湯也是日日喝,十個屠夫九個膘肥體壯,沒有一個孬的。

付了錢,趙二田直接把半扇豬肉扛在肩頭,跟在大哥身後又去了醫館。

平安醫館關門後,鎮上又開一家醫館,叫懸壺醫館。名字倒是挺氣派,但鎮上的人對這家醫館的評價卻不怎麼好,聽說老大夫脾氣怪,掌櫃的喜歡坑人,進去一次就要被剝掉一層皮。

可沒辦法,鎮上只有這一家醫館了,物以稀為貴。

趙二田扛著半扇豬在外頭等,趙五和趙豐也不想進去,要

在外頭守著揹簍,
趙大山也不勉強他們,帶著趙小寶進去了。

懸壺醫館就在曾經平安醫館重建的位置,從大門進去便是抓藥的櫃檯,貼著藥名的小格子密密麻麻,兩個夥計撐著下巴迷瞪瞪在打瞌睡。左側則是大夫坐堂的地兒,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正在開方,時而撫須,時而沉吟,時而動筆。

趙大山直接去了櫃檯,打瞌睡的夥計見人靠近,驟然清醒過來,手掌一抹嘴,抹完伸出手:“抓藥啊,藥方給我。”

趙大山憨笑道;“小哥,我是來買藥的,不知懸壺醫館可有治風寒風熱,退熱止瀉、防蟲防疫這樣的藥?我想買些。”

“我們懸壺醫館啥藥都有。”夥計的手又往前伸了伸,“藥方拿來即可,我給你抓藥。”

“啊?”趙大山看了看自己的手,他沒藥方啊,“一定要有藥方才能抓藥嗎?”以前平安醫館就不用,除非你是來看病的病人,大夫會給你開方,像一般的風寒退熱藥,尤其是防蟲驅疫的,都不需要找大夫開方,可以買藥丸,也可以抓藥,價格和藥材都是定好了的。

“大夫沒開方你來抓什麼藥?”夥計翻了個白眼,指了指還在閉目沉思,慢吞吞開方的大夫,“喏,去排隊吧。大夫不把脈看病如何給你開方,沒藥方我又怎敢給你抓藥?沒方開藥把人吃死了又算誰的?呆頭鵝一個,虧你想的出來。”

他又沒病,去找大夫把什麼脈啊?怪道鎮上的人都說新開的醫館非生死大病最好別去,須知大夫把脈也是算在藥錢裡的,再遇到個黑心大夫,在藥方上給你開些貴价藥,人家認定了這味藥能救你,你想活命,砸鍋賣鐵都得買。

趙大山不想去把脈開方,乾脆帶著小妹轉身離開醫館。

“大哥,咋這麼快出來了?”趙二田剛尋了個空地兒蹲著,扭頭就見大哥出來了。

“不在他家買了。”趙大山擔心被當成豬崽砍,年初那會兒也買了一些藥,家裡人身體好,連小寶都沒受涼,那些藥放在木屋裡一直沒動過,先就這麼著吧。

他其實還想去當鋪看看,但想想還是算了。

娘給了他七十兩,那意思是叫他全換成糧食,但潼江鎮到底不大,最大的糧鋪也就他們之前去的那家,趙大山尋思既然都出來了,要不直接去鄰鎮瞧瞧,再買些糧食。

買個六七年的口糧,真就咋都餓不死了。

等自家這頭忙完,他們還得通知岳家呢,正好老三媳婦的孃家在落石村,是清河鎮下面的一個村子,緊挨著潼江鎮,屬於交界地帶。

從潼江鎮到清河鎮,繞近路要走一個多時辰,比回家還近。他們可以先去清河鎮,到時尋個地兒住一晚,明兒一大早買了糧食,順道就去落石村給孫家的親家通知一聲,然後再走山路回家。

落石村離晚霞村很遠,老三媳婦回一趟孃家不容易,他們順路先通知,回頭看他們兩口子還要不要再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