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九十三章武裝起來去剿匪

    滁州的匪寇與通州有何關係?再說就算是剿匪成功了,對葉安也並無好處,只是平白幫滁州知州肅清了匪患而已嘛!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廂禁軍剿匪的錢糧誰出?

    通州衙門是萬萬不會出這個錢的,而滁州又沒請葉安派兵剿匪,就算他頂著江淮經略使的名頭,也不能硬問人家要錢吧?這可就是明搶了!

    但葉安並沒有問誰要錢,只是行文滁州州衙,大軍即將前往九斗山剿匪,讓其佈告百姓不用驚慌。

    剿匪還要伸手要錢?這裡是哪?江淮!原本富庶得緊的地方,只要地方上富裕,那落草為寇的山賊身上能沒錢?

    還有一點,滁州雖然地方不大,但卻是江淮的交通要道,往來的商賈,地方上的買賣家可不少,這些人平常沒少被匪寇騷擾,甚至連州府的稅錢也被劫過。

    葉安仔細查驗過卷宗,天生二年,江南東路秋稅稅銀經江淮運往東京,途經滁州九斗山押解稅銀的士兵遭遇歹人伏擊,稅銀丟失大半,另有一半運往了東京城。筆趣庫

    丟失掉大半的稅銀本不是一件小事,奈何當時天下賦稅萬巨,相比之下便也算不得什麼,劉娥調三州兵馬圍剿,結果軍報上說匪寇死傷殆盡,大軍無有傷亡。

    這樣的軍報葉安是絕不肯相信的,以江淮廂軍的實力,想要圍剿九斗山的匪寇不付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代價都不可能成功,何況匪寇死傷殆盡而廂軍未有損傷?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軍報已經滁州知州的文書中明確表示,未曾尋得失落的稅銀,意思也很清楚,挖地三尺也沒找到,這便耐人尋味了。

    而在之後的滁州官方文書中,九斗山的匪寇死灰復燃,名義上不是之前的匪寇,可實際上卻一定是他們。

    由於時間過的久了,記載死去匪寇的文書早已不知所蹤,可以說三州廂軍以及滁州知州和朝廷派出的監軍一起撒了個彌天大謊。

    當然,幕後的主謀是誰不用猜也知道,必定是九斗山上威風寨內的匪首彪五,這幾日雖然帶兵訓練,但葉安還是派人不斷收集情報,最終才敲定以九斗山威風寨為廂禁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