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零五章 針對草原的陽謀

 當西夏軍隊出現在合羅川的戰報出現在大政府時,葉安便發出快意的笑容,他一直在等李元昊按耐不住,一直在等來自遼朝的消息。 

 現在遼朝的軍隊被草原上的部族不斷襲擾,而蘭州城已經被迅捷軍拿下,自己終於可以放手對付西夏了。 

 遼人的態度一直是隔岸觀火,他們從遊牧文明過渡到半農耕狀態後,從漢家身上沒有學到深謀遠慮,而是學到了“有便宜不佔是混蛋”的壞習慣。 

 總是希望在對方出現混亂後自己乘機佔便宜,所以常常錯失良機,這不是葉安一個人總結出來的,而是河西參謀司上下討論出的結果,嗯,怎麼說呢?非常符合對契丹人的描述。 

 現在宋遼夏針對河西的意圖已經挑明,三方合作最大的問題便是誠意,此次可以看出若非河西主動出兵進攻蘭州,真的就有可能面臨三方壓力。 

 銳士臺的銳士們已經出動,反擊已經開始,那就沒有必要再留著那些魑魅魍魎在涼州城中行鬼蜮之事。 

 溫中梁坐鎮銳士臺,他可以算得上是整個河西最為老謀深算的陰謀家,和他比起來,姚松,耶律達良和拓跋熬只能算是刀俎上蹦躂多時的活魚。 

 先是整個涼州處於戒嚴狀態,繼而是涼州城被封鎖,銳士臺以及涼州府聯合向百姓解釋,涼州出現奸人,所有一切如常照舊,只是出現黑甲軍行動時,百姓退避即可。 

 同時,若發現可疑之人向官府通報,抓住一個間人,政府賞錢五百貫! 

 所有街道上的“管理衙署”全部行動起來,配合黑甲軍以及城中巡警對每家每戶進行查驗。 

 這種地毯式的搜查註定會把城中的間諜篩查出來,最關鍵的是百姓配合,每家每戶幾乎都參與其中。 

 誰不希望平白賺取這五百貫的賞錢,當然如若出現誣告,誣陷,那同樣也要承擔責任,這也使得百姓們更多的以提供線索為主。 

 這就已經足夠了,別小看百姓的智慧,他們平常的觀察力可是相當驚人,尤其是在生活細節上,更是要比一些專業人員更加機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