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155章 何以為道

    道家認為大道無處不在,所以應當去體驗這個世界,去感悟這個世界,所以道教對世俗並不排斥,認為人活著就是天道的規矩,天道的指引,甚至連人的本身都是天道的一部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玄誠子站在太虛殿的臺階上,聲音在上清宮的庭院中迴盪,每當講經的時候,葉安總覺得這個便宜師傅彷彿是變了一個人。

    聲音中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禪意,讓人聽著很舒服,也有所開悟。

    這話其實並不難聽懂,意思便是老子在描述大道,但卻又說大道難以描述,只是說出他自己認為的大道而已。

    “此乃老君悟道時的感悟,爾等且不可以其為定式,否則便陷囫圇之中!”

    所謂的“大”不是形容詞,而是一個“名”,至於“道”則是一個代表虛無縹緲卻真實存在那個東西的“字”。

    於是現在的葉安才明白,原來所謂的大道,不是指大的道………………

    玄誠子的面前跪坐三個極為認真的“信徒”,盞兒不知何時坐在自己身邊,虔誠的模樣讓葉安自慚形穢,而王幫則是崇拜的望向玄誠子,彷彿要把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刻進腦袋裡。

    至於鐵二早已不知跑到了哪裡去,在他心中,大道便是吃飽喝足之後在上清宮中舞刀弄槍。

    空空和尚卻是斜斜的靠在柱子上,自顧自的唸叨:“道空、天空、地空、人空,四大皆空!”

    葉安撇了撇嘴,看看,抄襲的多明顯,道家提出了四大,於是佛門便有了四大皆空。

    他並不牴觸道家思想,道家其實和儒家,法家,墨家,是一樣的存在,都是華夏民族的學問和知識。

    葉安只是把玄誠子的“道”變成世間萬物都會遵循的“自然規律”,這雖然是科學,但與道家思想並不衝突,並且還能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