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06章 非戰之罪

如此一來,不論誰勝誰負,他都有保命的後手。

過程中,城樓外喧囂聲始終如雷響徹,偶爾能聽清雙方的兵將互相指責對方造反了。

楊光翽既害怕那紛飛的箭矢傷到他,又迫切地想要知道戰事進展到何地步了,擦了擦汗,向看守他的軍士問道:“戰況如何?”

“呵。”

那軍士根本就不跟他說話,聞言露出了一個愈發輕蔑的表情。

“你。”楊光翽差點就要發作,忍著脾氣道:“我要見薛郎。”

薛白也在城樓中,就在上面一層,楊光翽小心地走上吱呀作響的臺階,只見一個個弓箭手們正趴在窗前,揹簍中的箭羽密密麻麻,而薛白就在其中。

“郎君,小心些。”

楊光翽上前,伸手扯著薛白的披風,試圖將他拉回來一些。

“何事?”

“下官想問問,戰況如何了?好為郎君盡力。”

“戰況?”薛白雲淡風輕地一哂,道:“哪有甚戰況?”

“安祿山的大軍,攻、攻……”

“他敢攻城試試。”薛白冷哼一聲,語氣中有睥睨之勢。

楊光翽一愣,終於敢探頭望向窗外,竟見范陽軍列陣在城外一箭之地,不過是在那高聲大喊,根本沒有攻城。

~~

列陣在最前方的是橫野軍,正在擊鼓吹號,對著城頭大聲叫囂,質問天兵軍是否叛亂了、為何在契丹人攻打河東之際倒戈相向。

在橫野軍後方的高地上,列陣以待的是一支殺氣騰騰的兵馬。

這支兵馬胡人居多、漢人也有,準確地說,他們根本不在意種族,由突厥、契丹、奚、粟特、黑水靺鞨等等各族人組成,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父親——安祿山。

他們足有八千人,每一個人都是安祿山的義子,每次在安祿山面前演軍,那聲“阿爺”震天而響,極是壯觀。

因他們是私兵,並沒有大唐軍隊的番號,故而這支軍隊的名字也是安祿山起的,名為“曳落河”,在突厥語裡是“壯士”的意思。

以“壯士”為名,當然每一個人都是壯士,昂然駐馬於石嶺關前,彷彿只憑殺氣就能摧毀關城。

曳落河的主將是李歸仁,這種姓李且帶著“歸”與“忠義仁孝”之類的名字,往往都是部落首領歸附之後被朝廷賜的名字,李歸仁就是突厥同羅部的首領之一。

“同羅”在突厥語裡是“豹”的意思,同羅部還有兩個首領,一個是被賜名李獻忠的阿布思,一個是哥解。如今是一逃一死,曳落河自然由李歸仁完全掌控了。

李歸仁身材高大雄武,臉上帶著傲然之色,舉止中時時透著一股暴躁之感。他已在石嶺關前等了一整天,早就不耐煩起來。

“當我等不敢攻城嗎?!”

眼看著戰事久不開始,他終於暴喝一聲,驅馬趕向大帳。

帳中,安祿山正由安慶緒等人撐扶著,站在那聽逃兵的詳細述說,說石嶺關一戰到底是怎麼敗的。

“王忠嗣殺上來之後,孫將軍很快就戰死……”

“噗。”

李歸仁徑直上前,手中刀一捅,竟是在安祿山面前就把正在說話的逃兵搠死了。

“阿兄,你不必聽他說這些動搖軍心的話,我們推平了這關城、殺入太原!”

他能為安祿山統領曳落河,乃因他與安祿山也結拜為了兄弟,大概算是八千義子的叔叔。

安祿山並不生這個義弟的氣,擺動著肥胖的手,道:“不要急嘛,王忠嗣在石嶺關哩。”

“我不怕王忠嗣。”李歸仁道:“我就盼著與王忠嗣一戰。”

安祿山也不說話,小小的眼珠子一轉,看向了張通儒,示意由這個年長、沉穩的幕僚來說。

“我相信李將軍兵鋒所向,一定能擊敗王忠嗣。”張通儒開口道,“可是這樣的鏖戰,曳落河會有多大的損失?這些可都是府君萬里挑一、選拔出的義子啊。”

“之所以稱為壯士,不怕死才是壯士。”李歸仁擲地有聲。

張通儒連忙抬手安撫,道:“有更好的辦法,不用動刀兵,就可殺王忠嗣,收服天兵軍。”

李歸仁皺了皺眉,已經不耐煩聽這些謀士絮叨了。他是勇猛之人,哪怕明知能智取,也認為強攻才是更痛快之事。

張通儒則侃侃而談分析了許多,大意無非是等消息傳到長安,皇帝一定會認為王忠嗣才是謀反的那個。到時,根本就不必范陽軍動手,長安就要遣使賜死王忠嗣,河東節度使之職自然就要歸安祿山。

“依我對長安朝廷的瞭解,此事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張通儒如是說道。

李歸仁依舊不滿,道:“阿兄,都已經廝殺起來了,你還沒下決心嗎?壯士們願意拋下性命隨你叛唐,伱卻還要等皇帝老兒給你作主嗎?!”

安祿山只好安慰他道:“壯士們願意拋下性命,我卻得愛惜壯士們的性命,能沒有損傷地除掉王忠嗣、取河東,為什麼還要強攻?”

“這麼多人駐紮在這裡,糧草哪裡來?”李歸仁道,“我們鬧出這麼大動靜,唐朝廷怎麼可能不懷疑阿兄?一定會警覺起來,不如現在就叛唐。”

換作往日,他這麼一慫恿,大帳裡一定會充斥著迫不及待的氣氛。但這次不一樣,擋在他們面前的是王忠嗣,大家都知道王忠嗣若不死,安祿山肯定不敢造反,因此也沒人站出來幫腔。

反而有一個名為李史魚的幕僚開口道:“糧草不夠,不如遣回一部分兵馬……”

“什麼?!”李歸仁大為驚詫能聽到這種餿主意,直接就叱罵道:“兵力若少了,唐軍出城來攻,你來抵擋嗎?!”

若非瞭解李史魚的經歷,他差點要以為李史魚是包藏著其他的小心思。

李史魚是常山郡趙州人,開元二十一年的進士,由秘書省正字為起家官,任過長安縣尉、監察御史。這種升遷的步驟,可見他其實是衝著高官重臣來謀劃官途的。可惜,他得罪了李林甫,被誣陷貶謫。

因此,李史魚便恨透了朝廷,從此侍奉安祿山,總之經歷與吉溫十分相像。

“天兵軍是什麼戰力,諸位將軍都很清楚。”李史魚應道,“府君之所以被擋在石嶺關前,乃因關城險要而已。我們遣回一些兵馬,倘若王忠嗣真出城來攻,諸位將軍沒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