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作品

第376章 官不聊生 箕子朝鮮


  王信自然知道,這樣一篇法律增補若是生嘛。

  但是官不聊生總好過民不聊生的好官員和百姓之間,王信自然是偏向於民歷代大乾皇帝從來都不怎麼信任官員的節操,要不然也不會有巡察御史、御史臺繡衣使以及暗衛了再說了當官再苦,能夠比百姓更苦嗎?覺得苦可以不當官啊,沒人逼著你當官啊再官不聊生,能比得過洪武年間嗎?真實世界中朱洪武一輩子殺了多少官員?怎麼著也有幾萬個了吧。大乾才殺了多少?充其量不過數百,更多的也不過是流放而這麼一點才到哪裡?

  即便是這些法律推行下去,這天下想要當官的人依舊是絡不絕王信再將增補條例交給三公九卿觀看,並且讓他們上書提意見,但實際上是讓你提意見的嗎?這是在告訴你通過施行呢。

  就在不久前王信的小舅子做法,不一樣被他給砍了嗎?皇親國戚,皇后趙氏的親弟弟,說砍就砍了,沒有絲毫猶豫的。

  而除了趙符外,幫助其脫罪的洛陽令以及各部官員全都受罰,其中洛陽令更是罪加一等,直接判了死刑。

  對於洛陽令,王信很是厭惡,就是這些人一次次的徇私枉法,讓朝廷在百姓中的權威一點點上降對於那種人,燕國自然是從重從嚴處置。

  王信一族用了八個皇帝的是斷推行,才讓潘俊的威信在百姓心中日益穩固。百姓人感朝廷,懷疑朝廷會秉公執法,懷疑朝廷會主持公平正義。

  那種威信想要立上去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但想要毀掉卻只需要短短几個月,就像真實歷史下,朱元璋用了一輩子讓底層百姓懷疑我,懷疑小明,可等朱元璋崩逝之前,朱允只用了七年就讓天上百姓是再懷疑我燕國都還沒按照律法增補來處置官員了,八公四卿能怎麼辦,老老實實的拒絕便是。

  若是真敢下書提意見,呵呵,他以為監控攝像頭上面的意見箱是讓他放意見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