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民政

 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摸索,華夏在民政治理這一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老根據地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新問題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出現,然後又一個又一個的解決,為了更好的管理新出現的發展領域和問題,民政院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分。 

 財政司分成了國內稅務司、海關稅務司、貨幣金融管理司、計劃司、審計司。工商管理司分成了工業發展司、商貿司、工業技術研究院、專利管理司、市場管理司。交通司分成了鐵路管理司、公路管理司、內河航運司、遠洋航運司,工程技術研究院。重工業發展促進司分成了採礦司、冶煉司、金屬加工管理司,重型機器製造管理司,機械製造研究院。 

 司法體系改成了立法院、執行院、審計檢查院,司法體系獨立工作,不受各級民政署的管轄。社會治安體系分成了治安局、治安大隊、民兵聯防隊三級相輔相成,形成合力。 

 另外成立了水利司、建設司、化工司、農業司、林業司、生態恢復司,移民司等等,在大力普及教育的前提下,老根據地的人才梯隊已經形成,民政署的各部門分工合作,專業化的管理越來越顯現出其優越性,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發展越來越細分化,而不是通通混在一起,如同大明的工部一樣,萬金油一般,什麼都是它來管,被人騙死都沒地方哭去! 

 在老根據地,華夏已經統一發行了貨幣。合金的銅幣或者說是鋼蹦兒從一文、二文、五文到十文,百文,一千文合銀幣一元,也就是一兩銀子。二元、五元到十元形制不等,十元合金幣一元,也就是金子一兩,另外還有大額的銀票,紙幣在旅順、臺灣、呂宋、濟州島特區已經開始使用,並且慢慢漫延到其他老根據地,人民軍的軍餉、華記的工資都是用紙幣發放,市場都願意接受,有誰願意帶著一堆沉甸甸的金屬到處走呢?方便啊!再說人民軍、華軍是華夏最核心的組成部分,他們都用紙幣發餉,說明沒有問題不是嗎?當然也有謹慎的人非要發金銀銅幣的,時間長了也沒有發現紙幣購買力降低或者貶值,反而越來越值錢了,一元錢原來能買到一石糧,現在能買一石半,華夏在呂宋、交趾、緬甸各省、特區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現在吃飽飯已經不是問題了,而是吃好的問題了!養殖業在這個形勢下發展更加迅猛,肉禽蛋奶及其加工產品銷售量大增,華夏自己的消費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了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國內貿易也是蓬勃發展。民政署對市場的管理也越來越細化,百姓的生活朝著怎麼方便怎麼來的方向快速前進,價格開始多元化,一部分人更加在乎購買物品的質量而不是價格,這讓國內貿易更加細分,生產加工的標準也是一提再提。 

 在新區,百姓的生活開始好轉,至少吃飯不用擔心了,手裡因為做工也多少有了錢,添置一些衣物、生活用品,各種用具成了新區貿易的主流,適齡孩子都去了學校,富裕勞動力在大力推進道路、鐵路、住房建設的前提下基本上都沒有空閒,耕種的農民在農閒時間也都想著打點短工,好貼補家用,勤勞致富成了共識。 

 華夏的恢復是需要時間的,也是需要投入的,而且是海量的投入,華記在開展大量繁瑣的建設移民等工作外,儘可能擴大工業生產的規模,豐富產品系列,研發新產品,而盈盈她們的時裝設計和生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張嫣的華夏風格禮服賣爆了歐洲市場,百十個王室家族根本就不夠分的,還有成千上萬的貴族等著要貨!張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時裝設計師,比那個什麼狗屁太后強了不是一星半點,簡直就是天上地下,我現在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人限制,沒有人干涉,睡一整天也沒人說什麼,這是老孃的自由!都尼瑪跟著李天學壞了,哎!多麼端莊高貴的太后啊! 

 奴爾幹特區到北海的道路正在修建,大草原和林區以東的路已經鋪好了路面,只剩下林區的路在一段段修建,原來為了補充的兵站形成了一個個小鎮,狩獵隊、皮毛商行、特種養殖場、林產品養殖場等等都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個特色小鎮,也帶動了商貿的持續深入林區,人口也慢慢遷移到了北部兵站沿線。至少現在路的修通是商路的延伸,可以延伸到歐洲的那種,是可以長遠發展的。 

 歷史上自伊凡四世確立中央集權制度後,俄國開始走向國內改革和對外軍事擴張的道路。俄國開始從東西兩個方向擴張,為了獲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俄國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