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革命

 1642年初,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使者約克爵士又來到了華夏,二月十二日到達了京師。因為在北美和加勒比的殖民地以及海盜問題,雙方關係已經到了最低點,華夏在英國倫敦的長駐代表都已經撤到了葡萄牙,英國在仰光海戰和波斯灣海戰中連續敗給了華夏,雖然有一些損失,但是畢竟亞洲還不是英國的核心利益,英國也沒有達到歷史上的日不落帝國的程度,但是資本主義的發展給英國帶來迅猛發展也讓英國的信心滿滿,總以為是自己在印度洋的力量還不夠才導致了戰敗,今後在穩定了國內和歐洲大局後早晚要拿回來失去的地盤後利益,所以在美洲和北非與華夏的關係一直處於相互戒備的狀態,雖然之前迫不得已與華夏簽訂了協議共同對付奧斯曼帝國,但是英國與奧斯曼帝國的關係是合作大於紛爭,對付西班牙帝國才是英國的首要目標,所以華夏對英國一直是高度戒備,畢竟華夏和西班牙已經結盟。 

 而英國是新教聯盟的重要一員,還與奧斯曼帝國暗中勾結,英國的資產階級發展繼荷蘭之後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文藝復興和科技進步的推動下,英國的資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變革基本上完成,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英國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早就結束,讓資產階級新貴獲得了大量的初級產業工人,資產主義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英國、愛爾蘭已經獲得了經濟上的壟斷地位。而英國王室的守舊政策已經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的進一步提升和擴展,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和英國王室、貴族、地主階層的矛盾開始嚴重激化,目前已經到了戰爭的邊緣,查理一世既要資產階級給王室帶來利益,讓國力不斷上升,又不願意給資產階級以相應的政治地位和變革制度的權力,仍然實行王室集權的封建制度,資產階級在多次與王室為代表的英國封建統治集團協商未果的情況下,逼不得已打出了推翻查理一世的大旗,並且開始組織自己的軍隊,英國內戰一觸即發! 

 歷史上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也是歷經了重重磨難,1485-1603年期間,在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鐸(即亨利七世)開創的都鐸王朝的統治下,英國君主專制取得了長足發展,英國衝破了中世紀基督教體系的束縛,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了以專制君主為核心的信仰新教的民族國家。這一時期,專制君主制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了英國的進步與發展。不過,儘管完成了宗教改革,形成了民族共同意識,但是此時的英國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矛盾未能解決:因宗教改革而產生的國教與清教的矛盾,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新君主專制與議會自由傳統的矛盾。 

 15世紀至17世紀初期,英國傳統的農業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這一時期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由於羊毛價格的上漲,在英格蘭許多地區出現了被稱為“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剝奪了大量農民的土地,大部分的土地變成了牧場,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只得投入其他產業,進而為工商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國內市場擴大了,財富也隨之增加了,新的資本主義農業逐漸產生並且隨之出現了一個不斷壯大的農業資產階級。同時國內工廠手工業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強了富裕階層和新貴族的勢力。事實上,在15-16世紀,新君主專制的出現以及發展曾經為英國新教民族國家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相對弱小,君主專制能夠保護國內新經濟的平穩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能夠藉助君主的力量抗衡舊的封建貴族勢力並壯大自身的力量,雙方有共同的利益。而到了17世紀初期,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壯大之後,原先在為專制統治而服務的貴族所代表的議會逐漸重視自身的自由傳統,不再將君主視為自己的代表和保護人,雙方的矛盾愈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