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輪訓

 在佔領了中亞十字走廊後,華夏又打通了印度洋沿岸根據地與中亞的地面聯繫,整個華夏的戰略格局已經完全成型,除了中亞根據地還需要繼續穩固以外,外高加索地區也需要時間進行穩定和發展,華夏在太平洋、印度洋核心圈的戰略已經實現,國土面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四千多萬平方公里,前沿仍然在拓展的根據地還有約一千多萬平方公里,華夏的人口除了中原腹地比較集中外,其餘地區的人口主要都集中在前沿、戰略要地、交通樞紐、和沿海、河谷等宜開發地區,目前的一億四千多萬人口雖然總數上絕對碾壓任何一個國家,但是鄰國幾十個,戰略前沿遍佈美洲、西亞、北非、東南歐,而且需要在好望角、合恩角做最強的海上防禦,海軍、陸軍的防禦面寬點多,後續戰略進攻方向也有不下十個,所以人民軍不能只靠擴大數量來維持前沿的安全局勢,還需要提高戰力和作戰性能來保證戰略安全。 

 在美洲方向,北美洲將來會與英國、法國在哈德遜河口以北的大西洋沿岸地區有戰略性爭奪戰,因此需要有一定規模的騎兵和混成重裝部隊組成決戰力量,但是目前分界線附近,與兩國殖民者經常發生的小規模武裝衝突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雖然幾方都保持了剋制,但是誰都知道將來一定會爆發大戰來決定北美東海岸的歸屬權,而且這個方向的戰略進攻與歐洲整體戰略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華夏在北美的重點放在了靠近東海岸一兩百公里的邊境線附近,新生代移民和拓展區主要集中在這條南北長几千公里的分界線附近,北美的新兵訓練也在這條分界線附近,通過實戰演練來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戰術演練以小規模實戰和沙盤推演相輔相成,而貫通北美洲東西海岸的公路正在建設,鐵路規劃設計基本完成,北美戰區在大湖區以北、以南和南流河中游分別設立了大型軍事基地,駐軍都達到了一個騎兵師和一個重裝混成師的規模,並且都還有三個旅的新兵在基地前沿分界線實戰演練,保持老兵退役後戰鬥力不減。 

 中美洲戰區的形勢相對簡單一點,只有加勒比海北岸局部地區有英國、荷蘭的分散移民,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殖民區,而且相互之間犬牙交錯,小規模衝突不斷,而華夏啟明港特區和南流河特區在不斷融合分散的白人移民,成效顯著,已經推進到了東北海岸,剩下的小片殖民區已經處於華夏根據地的包圍或者半包圍之中,各種物資補給和農產品銷售都離不開華夏的根據地,所以今後的歸附融合只是時間問題,而英國、荷蘭不會為了這些分散的自主殖民者與華夏翻臉,戰略安全主要集中在了加勒比海域的群島和圭亞那地區,這裡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現在分別被英國、法國、荷蘭、葡萄牙等國攻佔,雖然華夏佔領了古巴島、海地島和圭亞那地區,但是周邊的大大小小海島和東海岸地區已經被幾國瓜分完畢,而西班牙無力維持這麼大的殖民地統治,人口、運輸能力、軍隊規模都已經到了極限,所以才把兩個大島和圭亞那轉讓給了華夏,讓華夏頂在前面,西班牙保住後面的委內瑞拉、秘魯、智利、墨西哥殖民地的安全,並且通過華夏屬地的港口進行物資運輸和貿易交往,即保證了殖民地的主要利益,又減輕了駐軍負擔,不得不說西班牙的算盤打的啪啪響,而華夏也需要在中美洲東海岸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和前進基地,而巴拿馬特區的東西貫通也讓華夏的運輸壓力銳減,戰略形勢已經很穩固,如果西班牙一直和華夏保持盟友關係,那麼中美洲就是雙方友誼的橋樑,如果西班牙穩住形勢後又有了多餘的心思,那麼這裡就是戰略爭奪的前沿。中美洲戰區在啟明港、巴拿馬城建立了兩個大型基地,駐軍也是兩個師的規模,不過騎兵師換成了山地師,重裝師換成了陸戰師,而海軍在美洲東海岸從北面的哈德遜河口的曼哈頓基地到啟明港、古巴島、海地、圭亞那、里約都有一支分艦隊駐紮,里約港還有一支快速艦隊對南面合恩角進行巡邏和監控,這樣華夏在美洲的防線基本上都推進到了東海岸,後面的太平洋海域的安全形勢就大大提升,而西班牙在美洲的力量在華夏看來可以忽略不計,北美分界線和中美洲爭奪區被人民軍作為訓練地,大批新兵訓練後進入這兩個地區進行實戰演練,從平原突襲戰、登陸戰、山地游擊戰一直到雨林進攻戰,通通進入演練考核的內容,美洲司令部的孔有德親自帶領新兵一個營進入了委內瑞拉的無盡雨林中實戰演練,並且經孔有德申請,青龍進駐中美洲戰區,和一批批新兵進行對抗演練,讓新兵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練的欲仙欲死,但是戰力也大幅度提高,孔有德還不忘從南疆拉回來一批大袋鼠與戰區特戰團進行對抗,讓特戰團也經歷了特殊的洗禮,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李定國一樣專門找著捱揍來提高自己的近戰水平,特戰團的近戰夜戰能力在殘酷的訓練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孔有德這個以魔王聞名華夏人民軍的司令讓新兵們知道了什麼是軍人的鐵血,很多美洲戰區的士兵一看到孔魔王笑了就會全身發冷,拼命去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省得被關進袋鼠籠子裡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