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北宋時期就開始流行的“冰床”


  冬天是冰的季節,“冰床”是北京城裡的一道風景。“冰床”也稱“凌床”、“拖床”、“柁床”等。

  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鐘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跡冰床,披莊子之七篇,逍遙物外;玩老聃之兩卷,恍惚懷中。”

  北周·庾信《寒園即目》詩:“雪花深數尺,冰床厚尺餘。”清錢謙益《題僧卷》詩:“雪被冰床雲水隈,死關生斷不曾開。”

  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水關》:“冬水堅凍,一人挽木小兜,驅如衢,曰冰床。”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拖床》:“冬至以後,水澤腹堅,則十剎海、護城河、二閘等處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長約五尺,寬約三尺,以木為之,腳有鐵條,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際,如行玉壺中,亦快事也。”

  《紅樓夢》第五六回:“當差之人,關門閉戶,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們出入,抬轎子,撐船,拉冰床,一應粗重活計,都是他們的差使。”

  孫犁《白洋淀紀事·囑咐》:“在河邊,他們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著孩子,用大衣給她包好腳。女人站在床子後尾,撐起了竿。女人是撐冰床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