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235章 秦王老了

 函谷關下。 

 正在圍攻函谷關的五國聯軍聽聞秦軍即將兵臨陳都,皆大驚,三晉與齊國都很擔心楚軍會順勢退兵,這樣五國半年的努力就白費了。 

 就在其他四國擔憂之間,楚王的詔令傳來,楚王表示自己將會在陳都與秦軍死戰到底,請五國不必擔憂繼續專心圍困函谷關。 

 五國收到消息之後,軍心瞬間大安,隨後五國立即調整部署對函谷關的圍困改為了強攻。 

 另一邊,趙國邯鄲。 

 趙王在收到了來自楚王的求救以後,立即寫了一封親筆信給齊王,信中闡述了五國聯盟的重要性,趙王請求齊國能不計前嫌發兵救楚。 

 而齊國那邊,在經過了一輪緊張又激烈的朝議後,也給出了回覆。 

 齊國表示同意出兵救援楚國,但是希望能與三晉共同出軍。 

 趙王收到齊王的回信後,頓時感到一頭霧水,他想不明白,齊王為什麼一定要三晉和齊國一起出兵才願意去救楚國? 

 此時趙國的假相信陵君魏無忌站了出來,說道:“大王,齊王的心思並不難猜。齊王並不信任楚國,大概是齊王害怕齊軍前腳進入楚國,後腳楚國就跟秦國議和,轉而圍殲進入楚國的齊軍。 

 齊王要我們三晉一起出兵,就是想把我們四國牢牢的捆綁在一起,這樣萬一楚國真的反水,倒黴的也是我們四國,而不是他們齊國。” 

 信陵君話音一落,一旁的趙勝就忍不住說道:“齊人就是愛用詭計,這種時候他們還不忘拉上我們三晉來墊背,實在叫人噁心!” 

 趙王聽著趙勝的話,眉頭緊鎖道:“那二位賢卿,你們以為寡人該不該答應齊王的要求?” 

 “當然要答應!” 

 面對兩人異口同聲的回答,趙王一下被逗笑了:“兩位愛卿啊,你們雖說是郎舅,但一直不和,為何今日能統一意見呢?” 

 趙勝先是看了看信陵君,然後拱手道:“臣和信陵君只是政見上不合,在國家大事上,臣不敢以私而廢公!” 

 信陵君也一臉泰然的跟著拱手道:“臣也是!” 

 趙王聞言,又是一笑,然後問:“二位賢卿,寡人為什麼一定要答應齊王的要求呢?” 

 趙勝和信陵君相互交換一個眼神,在得到了前者的眼神示意後,信陵君直起身子,說道:“大王,齊王要和我們三晉一起出兵去救楚國,我們不能不應,否則齊國就會拒絕出兵。 

 齊國如果以此為由拒絕出兵,那楚國不會去記恨齊國,只會記恨我們三晉,因為齊國拉上我們三晉去救楚國,這對楚國是有利的,我們拒絕,一定會讓楚王惱怒,楚王會把怒火從齊國轉向我們。” 

 “如此說來,寡人當答應齊王?” 

 “當應!” 

 “那二位賢卿覺得寡人出兵多少為宜?” 

 “五萬人足矣!” 

 “以何人為帥呢?” 

 “鮑佞╱龐煖!” 

 這次兩人沒有在統一口徑,趙王十分好奇的開口道:“怎麼二位賢卿這次又產生分歧了?” 

 趙勝側目看了眼信陵君,然後說道:“鮑佞老成持重,可堪大任!” 

 信陵君則拱手說道:“我聽聞鮑佞將軍最近身體不適,臥病不起,此次前往楚國路遠山高,恐鮑佞將軍體力不支,故臣舉薦老將龐煖!” 

 趙王在沉思了片刻以後,也認為讓龐煖為帥比較適宜,就在趙王要下達詔書召見龐煖的時候,一名侍女匆匆來報:“大王,秦夫人要生了!” 

 趙王聞訊,立即從席子上站了起來,對眼前的眾人說道:“寡人要先去後宮看望夫人,稍後就由丞相和信陵君分別把寡人的決議告知龐煖以及齊王!” 

 說罷,趙王跟著侍女往後宮而去。 

 信陵君見此,嘀咕道:“但願這次不會生個男孩!” 

 趙勝坐在信陵君前面,聽到信陵君的話,他不由轉過了身,皺眉道:“無忌,你剛才說什麼?” 

 信陵君抬頭看向趙勝,搖頭道:“無事!” 

 韓國新鄭。 

 韓王在收到了趙王送來的信後,當即決定出兵三萬援助楚國。 

 同一時間,魏國大梁。 

 接到了趙王的信後,魏王也立即表示願意出兵幫助楚國。 

 而且為了表示自己跟楚國關係更親近,魏國這次一下子就出兵八萬!比韓趙兩國加起來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