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開卷

謝拾的歸來讓家中重新充滿歡聲笑語。平時只覺得這小孩成天追雞攆狗,冷不丁還給家裡人來個“離家出走”,有時還挺惹人煩,如今他缺席一天,少了他製造出來的熱鬧,一家人反倒是不習慣了。

此時他們才意識到這小傢伙的作用。

謝家人雖然團結,平時難免有磕磕碰碰。婆媳之間的小矛盾、妯娌之間的小摩擦,乃至於姐妹倆之間偶爾也有拌嘴。可自從謝拾開始能跑能跳,能說會道,矛盾摩擦與吵架拌嘴之事便發生得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一是身為幼崽的謝拾吸引了全家更多的關注,還時不時搞出個大新聞,一家人忙著處理他惹出的麻煩都來不及,哪還有閒心操心餘事。二是謝拾小小年紀善解人意,察言觀色的能力一流,往往誰臉上才顯出幾分慍色,就被他一番言語笑鬧化解了。

是以他不在時,家中都沉悶許多。

鄉下人家一日兩餐,也沒有什麼娛樂。早上用過朝食,謝家老老少少在家裡悶頭做活,乏力無趣之際,第一天上學堂的謝拾就成了全家人掛在嘴邊唸叨一天的主角。

這也導致謝拾方才回家便被包圍。

尤其是老徐氏,簡直將小孫子看了又看,一臉心疼:“瘦了瘦了,瞧這上學都累瘦了。我就說拾哥兒還小不急著唸書。”

跟兒子一起回來,卻被全家忽略的謝林:“???”

……他沒記錯的話,這小子才上了半天的學,並不是半個月吧?

然而,家人其他人卻跟瞎了眼似的點頭附和他娘,餘氏更是忙不迭地對寶貝疙瘩噓寒問暖:“拾哥兒唸了一天的書,定是累壞了。學堂裡夫子可好,同窗可好?都待你如何?可有人見你年幼欺負於你?”

這一連串的問題正中全家人的下懷。原本送謝拾去唸書是大家都贊成的主意,可人真正進了學堂,他們卻在家裡坐不住了——拾哥兒才四歲,焉知不會被大孩子欺負?早知道就該再等兩年才送他進學!

謝拾自然是笑著說沒有,他兩條小短腿撇成八字,小胳膊一叉腰,昂著腦袋自誇時,露出一口白如米粒的小牙:“夫子也好,師兄們也好,大家都可喜歡我了。”

他順便提了一嘴學堂裡的夫子與同窗。

“……徐夫子很關照我,教我念書可耐心了。徐師兄也熱心快腸,午食還幫我盛飯裝菜。田師兄和吳師兄快人快語,好打交道得很。王師兄淳樸不愛說話,趙師兄好學有些傲氣,見我年齡小都很照顧我。”

“對了,我還請師兄們一起玩這個……”

從袖中掏出已經失去原狀的草編蚱蜢和蜻蜓,謝拾神情自得。

“聽說是爺爺給我編的,他們都羨慕我有個好爺爺呢。”

小孫子這一記甜甜的彩虹屁當下吹進了爺爺的心坎,謝大有彷彿渾身都輕了二兩,幾乎要飄起來。他皺巴巴的臉猛然舒展開來,笑得合不攏嘴:“這算啥,拾哥兒還有啥想要的,爺爺都給你編來。”

老徐氏看不慣他這得意的嘴臉,心裡直髮酸,撇嘴道:“你就沾我乖孫的光吧。要不是拾哥兒討喜,你個就會幾手鄉下把式的老頭兒,哪裡能得讀書人的誇?”

謝大有知道她酸,也不計較,只樂呵道:“別忘了我們拾哥兒也是讀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