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盤菇涼 作品

第472章 場刊高分,金鬧鐘獎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嫌疑人》電影宮放映廳外,許多人頂著太陽,汗流浹背地排著隊,這裡邊亞裔居多,不乏一些東瀛、高麗和港島、灣灣的媒體,同時也有一些其他國家的影評人、記者和各地電影片商。

    戛納在外人眼中是頒獎典禮,在行內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片商交易展會。

    5月,全世界的片商都匯聚在此,淘那些讓人眼前一亮的電影。

    吳孝祖不是無名之輩,甚至在法國,他小有名氣。

    張國栄、梅豔邡在國外雖然名氣有限,但依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尤其是這部電影在亞洲的成功,也讓許多其他地區的片商看到了利潤。

    “johnwoo是東方值得關注的一個新興電影人,他去年在戛納上映的那部《dyingisasnaturalasliving》讓人眼前一亮!”一位拿著粉色媒體證的影評人對著旁邊的同伴說,“我對他這部《thesuspect》非常有興趣!”

    “沒錯夥計,這位導演的風格有著黑暗的一面,他習慣探討宿命和選擇的關係。這幾場電影看下來,很少能夠看到這樣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希望這位johnwoo不要讓我失望!”同伴也朝著工作人員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小粉紅。

    兩人在無數排隊,等候觀影的人羨慕和嫉妒的眼神中,輕鬆的走進了放映廳。

    “法克!”

    一個美國記者擦了擦汗,嫌棄的看了看自己的藍證,忍不住啐了一口,“這該死的媒體證件分級制度!我真想踢爆這些法國佬的屁股!沒有我們報道,誰能知道戛納?”

    “嘿,夥計,你說得對,我支持你!”

    旁邊有腐國的同行笑著趁機插隊,“不過,沒有我們在外邊排隊,顯示出人氣爆棚,如何能維持戛納世界電影最高殿堂的金字招牌?鬼知道這些放映廳是不是空餘!”

    戛納這種‘飢餓營銷’絕對讓大多數的媒體、影迷深惡痛絕。有的時候,明明裡邊已經滿了,但是依舊不予說明,讓外邊幾百人依舊傻傻苦等。

    不然怎麼才能照出那種就算電影再爛、電影宮門口也擠滿了焦躁人群的、顯得戛納人氣爆棚的頭版頭條照片呢?

    “謝特!排好隊!”

    美國記者一把攔住自己的英國表兄,惡狠狠道,“這裡要講規矩!”

    “好吧!”

    英國記者看了看這個壯碩的美國紅脖子,聳聳肩,老老實實的排隊。

    之所以出現排隊現象,主要是‘臭名昭著’的媒體證件分級制。

    證件從高到低,分為白-粉-藍-黃。

    白和粉輕鬆的可以進入影廳,藍黃則要與遊客一樣苦苦排隊。

    一副巨大海報掛在場館上。

    灰色的色調,哥哥佝僂行走的側部剪影,路燈上海鷗站立。

    《thesuspect》的名字碩大,與此同時就是johnwoo的名字。

    作為戛納嫡系的優勢就在於此。

    二十幾部入圍電影,《嫌疑人》擁有很好的資源展示給評委、影評人、媒體和影迷。

    後世,雖然奧斯卡‘遊說’制度很容易被一些人給攻略,比如哈維韋恩斯坦這個胖子。但,相對而言,擁有數千評委的奧斯卡比戛納要更‘保守’。

    這也導致戛納很容易因為評委的喜好,出現‘一錘定音’的事情。如果評委中有欣賞你的人,他幫你拉票,很容易讓你拿下更多的分數。

    比如,如果不是當年鞏皇幫墨鏡王遊說評委,硬抗阿佳妮和一群老外,可能《春光乍洩》並不會有那樣的榮耀。還有李胺的《喜宴》、《色·戒》,也都是老謀子力爭的結果。

    所以,後世55屆金馬獎,當臺上有腦殘發表腦殘言論的時候,李胺有一種吃了翔的尷尬!他被一群腦殘給請回來重塑金馬,卻發現自己被這幫腦殘利用成了渣!!

    他真的是憑著自己這張老臉請來了鞏皇、老謀子這些大腕來撐場子,卻被腦殘給當成撒幣耍,估計李胺當時真的有一種想罵街的感覺了……

    所以,說起戛納權威性吧……也就那麼回事。

    當然,影響力確實是世界級!

    所幸,吳導演是戛納親兒子!

    電影開始時,戛納主席雅各布都親自來捧場,就可見一斑了!

    評委倒是沒有現身,他們在這期間都是相對封閉,直到選出結果才行。唯有評委會主席會時不時接受媒體採訪。

    “我在美國看了哥哥的演唱會,聽說他的電影入選了戛納,正好這次來法國旅遊,就過來看看!”

    “是啊!哥哥和梅姑合作的電影,聽說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