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一百一十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


  弘治元年,大年初一,這注定是喜氣洋洋的一天。

  大朝會原本就十分熱鬧,而弘治元年的大朝會顯得意義非凡,終究是弘治登基的首次元旦大朝會。

  乾清宮的太監和宮女昨晚得到朱祐樘的“年終獎”,而且每人還得到一套新衣服,故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其實太監和宮女所要的並不多,而今朱祐樘如此厚待於她們,她們自然要更加全心全意地伺候著他們的主子。

  朱祐樘今天同樣換上一套嶄新的龍袍,按著時辰乘坐龍輦駕臨奉天殿,在寶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這場朝會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由百官向皇帝祝頌、呈獻禮物,稱之為朝賀儀。後半部分是皇帝賜宴,稱之為大宴儀。

  在朝賀儀階段,萬安等官員紛紛呈上自己的賀表,而萬安送上祥瑞:兩隻赤兔。

  這個事情自然談不上驚喜,送赤兔是私底下奏報後才會送上來,而朱祐樘這邊亦同樣敲定相應的回贈

  朱祐樘對於做皇帝這件事情是越來越得心應手,毅然是一個能拿捏住分寸的老闆。

  徐溥等官員看著眼前遊刃有餘的年輕帝王,發現年紀已經變得不再重要。

  有哪個年輕的帝王才登基半年不到,便已經徹底掌握了朝局,更是將京軍十二營牢牢地掌握在手裡。

  若他們還用以前的眼光來看待這位十八歲的新帝,輕視這位堅持斬殺慶雲侯的帝王,只能說確實是蠢到無法救藥了。

  在這場大朝會上,除了文官和武勳外,外國使臣亦是可以參加,而剛好赴京的朝鮮使臣兵曹參判李寔前來參加這一場弘治元年大朝會。

  跟大明的六部相似,朝鮮設置六曹,曹中設判書(正二品)一人、參判(從二品)一人、參議(正三品)一人。

  李寔對華夏的文化十分的嚮往,而今亦是得知新君主政後的種種所作所為後,眼睛中帶著幾分忌憚地審視眼前這個十八歲的大明皇帝。

  朱祐樘雖然對出現的朝鮮使臣微感意外,但並沒有過於放在心上,便是淡淡地宣佈道:“賜宴!”

  咦?

  在場的文武百官看到朝賀儀“結束”,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而後則是紛紛扭頭望向護禮派領軍人徐溥。

  徐溥自然知道這些目光的意思,但默默地閉上眼睛,卻是不打算站出來。

  按著正常的流程,在這場朝賀儀中,新皇帝會冊封皇后,甚至還同時冊封太子,但現在卻被朱祐樘直接跳了過去。

  這種大事自然不可能忘記,哪怕朱祐樘忘記亦會有人不斷提醒,唯一的解釋是弘治帝並不打算冊封太子妃張玉嬌為皇后。

  其實朱祐樘這麼做,算是早已經有了徵兆,甚至很多官員已經提前知悉。

  且不說朱祐樘登基後便沒有再寵幸張玉嬌,而冊封皇后事先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只是弘治帝既沒有同意禮部的奏請,亦沒有下令準備冊封,那麼自然是不會在今日冊封太子妃為皇后了。

  這……

  在場的官員面面相覷,只是發現不僅徐溥沒有站出來,竟然滿朝大臣都沒有一個官員站出來替太子妃請封。

  “臣等叩謝隆恩!”以萬安為首的門黨彷彿一切都是天經地義般,當即進行謝禮道。

  或許有人覺得朱祐樘做法不合禮儀,但滿朝的官員都不願意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將寶押在一個註定會失寵太子妃身上。

  張家最強的後盾徐溥都已經失寵,挑選張玉嬌為太子妃的太皇太后跟皇帝已經是貌合神離,至於太子妃張玉嬌並沒有值得誇耀的點。

  位於上層的官員不敢步李敏後塵,而中下層官員在往年或許會投機一把,但今年卻剛好是京察大年。

  大明朝廷對官員每三年會考核一次,對地方官員的考核稱為外察,而對京城四品以下官員的考核稱為京察。

  現在的吏部尚書李裕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帝黨,若是誰現在跳出來,那麼他們必定在接下來的京察中被“淘汰”。

  寒窗十年苦,而今正是升官發財的最好黃金期,誰又願意將自己辛苦付出最終押在一個明知已經失寵的太子妃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