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

  朱祐樘現在已經慢慢冷靜下來,便是端起茶盞淡淡地詢問道:“都說一說,你們對此事怎麼看?”

  “陛下,臣請領兵前去除賊!”兵部尚書劉宣對王越十分尊重,當即便直接表態道。

  劉吉顯得老誠持重地瞥了一眼劉宣,卻是輕輕搖了搖頭:“這個辦法不妥!現在敵人都不知在哪,咱們這般勞師動眾得不償失!”

  “劉閣老言之在理!此次王閣老是遭到暗箭,但沒能擒下兇賊,即便領軍前去又能如何?”工部尚書賈俊站到劉吉這邊道。

  朱祐樘默默地喝了一口,並不急於進行表態。

  其實派兵下江南固然能夠對江南官紳集團施加壓力,但並不是上策。

  首先如同劉吉所說的那般,此次連放暗箭的人都沒能找到,即便將遼東的鐵騎派到江南亦是無處發力。

  其次江南官紳集團終究是一幫文人,他們所追求的是智謀,通常再怎麼鬧騰都不會動用武力對抗朝廷,可參考後面那個朝代。

  最後則是江南等地都有駐軍,即便出動軍隊進行威懾,但明槍易擋暗箭難防,根本無法解決江南官紳集團放暗箭的招數。

  正是如此,現在處理江南官紳集團還是得循序漸進,需要採用更加巧妙的方式來打擊江南官紳集團。

  劉吉現在已經被扶正為首輔,便拿出內閣首輔的決斷力:“為今之計!當即刻加強王閣老的防衛,王閣老則留守南京養傷並總攬全局,勒令南直隸所有地方官紳推動朝廷政令!”

  其實他此次並沒有十分看好王越,王越有頭腦和魄力不假,但年紀終究是老了,而且還是以病軀下江南。

  偏偏地,此次面對的是江南整個官紳階層,此次是暗箭難防,沒準下一次又在暗處給王越致命一擊。

  現在最好的做法是王越以傷體坐鎮南京城,至於其他的事情交由地方官員,既可推朝廷政令,又不至於王越繼續陷入危機之地。

  這……

  兵部尚書劉宣聽到劉吉是這個方案,雖然不認為是最佳方案,但一時間並沒有太好的思路。

  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京城跟南京隔得太遠,並沒有瞭解到足夠的信息,所以還真的很難拿出一個可以迅速解決問題的方案。

  “劉閣老此法甚佳!”工部尚書賈俊等人思索片刻,便是表示支持這個方案道。

  雖然多數的重臣都同意了劉吉的方案,但真正擁有決斷權的是人始終是大明天子,所以紛紛抬頭望向朱祐樘。

  朱祐樘知道這算是比較好的做法,卻是突然認真地詢問:“諸位愛卿,若朕親自下江南如何?”

  雖然離開皇宮的風險係數會增加,但現在的事情已經不容許他躲在紫禁城,而是應該前往江南讓江南官紳知曉大明還有一個皇帝存在。

  且不說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始終將忠君掛在嘴邊,而江南官紳集團並不是鐵板一塊,所以自己親下江南能以帝王之勢廢除銀本位制和推行弘治新幣。

  若是有哪個不開眼的官紳敢跳出來唱反調,自己便可以當場殺雞儆猴,所有事情處理起來會簡單許多。

  “陛下,萬萬不可!”

  只是話音剛落,連徐瓊都當即驚呼道。

  倒不是他們想要跟朱祐樘唱反調,而是王越剛剛遭到暗箭,而朱祐樘一旦有什麼三長兩短,那麼整個大明都要變天了。

  特別現在大明儲君空缺,一旦真發生什麼意外的話,整個華夏都可能陷入混亂,甚至大明的政權因此而傾覆。

  劉吉等重臣都想到了這一點,臉色十分驚慌地望向朱祐樘,卻是生怕朱祐樘一意孤行堅持下江南。

  劉瑾似乎早已經猜到會是這個局面般,顯得眼睛擔憂地望向坐在龍椅上的朱祐樘。

  朱祐樘雖然已經猜測可能是這個結果,但看到六位重臣都阻攔自己仍感到不快地道:“唯有廢除銀本位制,大明方有強盛之日,朕下江南廢銀推幣有何不可?”

  “陛下乃萬金之軀,不宜遠赴江南!”

  “陛下,您要下江南,沿途怕得勞民傷財啊!”

  “陛下,江南之行耗時耗力耗錢,此非賢君之舉!”

  ……

  面對朱祐樘拋出的問題,在場的六位重臣幾乎是連想都沒想,便紛紛拿出朱祐樘不宜下江南的理由阻止道。

  除了擔心大明王朝出現動盪,亦是考慮到了下江南的花費問題。